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751U/2023-00043 生成日期: 2023-06-16
文       号: 关键字: 企业,发展,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
所属机构: 市工信局 发布机构:
政府搭台!白银市大中小企业将携手行动融通发展
信息来源: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3-06-16 16:10
浏览次数:

6月12日,我市召开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接会。会上,中央省属及大中型企业代表分别介绍本企业生产要素及生产服务需求和招标采购程序情况,中小企业代表围绕与大中型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行发言,大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现场签约。

全力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促进全市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数据链、融资链、人才链全面融通,构建大中小企业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推进大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总要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思路举措,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链主企业为示范引领,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构建“5+5+X”产业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培育了一批细分领域新兴中小企业。

政府和企业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携手行动,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中央有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也对“加速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作了具体部署。

政策有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携手同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发展,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

发展有需要。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工业工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4%。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以链主企业为示范引领,以大中型企业带动广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发展,共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中型企业要提高认识,主动担当,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承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历史。白银因矿设企、因企设市,白银市的发展历程就是白银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随着大型企业的建设发展,一批为大型企业生活生产配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逐步诞生。各大中型企业要时刻回顾自身发展历程,继续传承协同合作融通发展的历史。

主动承担链主企业责任。各链主企业要把企业发展摆到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大局中来谋划思考,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服务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基础,支持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通供应链。各大中型企业要深入分析自身生产要素、生产服务等需求,根据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等需求形成“大型企业产品需求清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同中小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加强沟通交流,开展供需合作。

中小微企业要不断创新,强化能力,主动配套产业链供应链

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地位。纵观我市,中小微企业广泛分布于全市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凭借自身创新活力、灵活经营、强劲发展动力、专一的市场定位等优势,逐步走向全市经济社会舞台中央。

中小微企业要苦练内功。中小微企业要不断创新发展,强化自身能力,要注重提高企业诚信度,积极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还要不断创新技术,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以过硬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合作。

要主动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广大中小企业要围绕我市细分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对标大中型企业的需求,卡位入链,寻求与大中型企业的交流合作。要积极主动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大中型企业,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应对严酷的经济形势。

政府部门要搭建平台,竭诚服务,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造条件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六必访”“包抓联”“白名单”等制度,积极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建立完善供应链合作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

更加关注企业需求。把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提出的问题和需求,要“点对点”研究解决,为大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创造积极条件。

主动搭建对接平台。各部门要积极作为,为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大中小企业共同提升、协同发展。

跟踪问效抓好落实。对签约的大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项目要跟踪落实,同时,要完善大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机制,持续推动大中小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