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00000000000000/2025-171712 生成日期: 2025-09-08
文       号: 关键字: 政务,服务,数据,政府,模型
所属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白银“AI+政务”新模式获全国推广
信息来源:白银融媒
发布时间:2025-09-08 10:54
浏览次数:

白银“AI+政务”新模式获全国推广

——白银市成功入选全国“2025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近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市举办。白银市申报的《“AI+数字政府”——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政务场景数智升级》成功入选全国“2025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并受邀参加数博会“数字政府”交流活动。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以“数字中国”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部署,按照“统筹规划、集约高效、需求导向”原则,以安全稳妥为底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持续推进“AI+数字政府”建设,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构建“1+4+N”智能化应用体系,打造全国示范、省内领先的智能化政务服务新模式。目前,统一AI基础能力平台及4个政务场景15项智能化应用已完成90%,实现“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服务模式智能化、业务流程便捷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显著降低,政务服务响应效率大幅提升,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

统筹谋划“靶向落子”

智能应用体系更健全

高位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政务应用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谋划并深入调研,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各责任单位参与的工作专班,并组建28人技术支撑团队,制定《白银市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化应用实施方案》,构建“1 + 4 + N”智能化应用体系(“1”即建设全市统一的AI基础能力平台,为各类智能化应用场景提供坚实支撑;“4”聚焦12345热线、政务服务网及“甘快办”APP、政府门户网站、“智数看”APP四大核心政务场景;“N”则是基于上述场景,打造出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智能化应用,满足多样化需求),建设统一AI基础平台,聚焦四大核心政务场景,打造一批实用智能化应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建设。

筑牢集约“数字基座”

数据业务协同更高效

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围绕政务领域共性需求,科学选定技术路线,重点推进场景、算力、模型与数据的协同适配,促进通用大模型与政务大模型能力复用与业务协同,破除“模型孤岛”。目前已建成的全市统一AI基础能力平台,实现算力、模型、数据、智能体的集中管理。算力方面,依托白银市数字政府云网环境,部署国产算力一体机2台和政务云主机20台;模型方面,部署DeepSeek R1、通义千问、星汉政务大模型等7类模型,提供标准化接口服务;数据资源方面,加强政务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数据采集、处理、标注、更新全流程管理,构建高质量政务数据集55万条、超900万字,覆盖事项信息、政策咨询、医保、12345知识库等;智能体平台已孵化出智能咨询、多场景服务、政策精准查询、部门信息查询四大核心应用,全面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智能化需求。

打通服务“末梢神经”

政务体验提质更暖心

围绕12345热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府网站和“智数看”APP四大核心场景,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推进—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强化投入与应用效能评估,突出简约适用、实用管用,谨防“数字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12345热线拓展智能问答、工单生成、IVR导航与质检等功能,助力实现“接通率、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四率百分百,有效减轻座席压力。政务服务平台和“甘快办”APP新增智能咨询、智能搜索、“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及20个便民场景助手,覆盖5.02万个事项,提供“边问边办”帮办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重复交、效率低等问题。围绕政府门户网站承载的8379条信息和服务内容,建成智能门户、智能咨询、智能搜索、智能推荐等功能模块,实现用户一站式了解政策要点、地区概况等政务信息,个性化服务明显增强。“智数看”APP提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生态环保等26类智能问答服务,支撑政府科学决策、高效施策。

织密安全“防护网络

运行可靠应答更精准

坚持数据安全底线,采用系统化建设思路,从运行环境、数据、管理及模型四个维度协同打造纵深安全防御体系,构建六道防线。通过政务云专区保障运行环境安全,并运用4A管控与大数据安全治理平台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和全链路防护。借助数字政府安全运营中心建立安全管理和事件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部署专业合规审计系统,建立三层过滤模式,对输入内容进行智能安全扫描与风险识别。健全知识库数据双重安全准入制度,确保入库数据100%合规,同时构建知识边界图谱和输出校验体系,严格限制回答范围,保障输出内容可溯源。通过“六道防线”建设,全面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同时,将模型幻觉率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实现所有输出可追溯,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下一步,市政府办公室(市数据局)将按照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加强跨部门联动,统筹开展审核把关与效能评估,重点推进内容优化、边界控制、数据集建设与知识库调优等工作,通过反复验证测试持续深化应用,不断提升应用质量与实效。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度与深度,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体系,推动智能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数据治理与模型迭代优化,不断完善安全保障与监管机制,努力打造西部地区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的标杆城市,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贡献“白银经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