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十四五”体育 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9-14 03:38:59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单位:

《白银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已经2022年2月24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市乘势而上筑牢体育强国根基、奋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统筹“十四五”时期全市体育发展各项工作,根据《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全市体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基础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市体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体育强国战略,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体育工作制度化水平得到新提升。体育事业“三纳入”高标准落实,公共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体育组织、活动、设施、人才建设全面布局、纵深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育工作制度体系,体育事业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全民健身达到新高度。发挥大型赛事引领带动作用,成功举办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首届陇越骑联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白银赛段比赛、甘肃省第九届民族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活动;连续多年开展了“重阳杯”中老年健身气功交流展示赛、“迎新春”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网球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活动,举办乡镇级以上全民健身活动600余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到37.9%,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名,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的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白银市体育局等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集体”,4人次荣获全国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体育设施展现新面貌。市体育中心“一场两馆”、会宁县体育馆、景泰县体育场、靖远县体育中心、白银区全民健身广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持续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主动融入北京冬奥会备战大局,新建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深入实施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新建“一村一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99个、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29个,建成社会足球场28个。全市体育场馆、场地累计达到3000余个,比“十二五”末增加了500多个,人均场地健身面积由“十二五”末的1.49平方米增长为2.0平方米,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

(四)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甘肃白银段比赛、全国女篮锦标赛、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全国少儿乒乓球杯赛总决赛、全国乒乓球乙A联赛、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冠军赛和第四届市运会等高规格大规模体育赛事。争取乒乓球项目甘肃省队落户白银,代表国家参加2018年国际乒联青少年乒乓球公开赛斩获2金1银1铜,实现甘肃参加国际性乒乓球项目比赛奖牌零突破;代表甘肃参加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2020年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获得优异成绩。组队参加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获得金牌34枚、银牌20枚、铜牌17枚,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列全省第四,创全市外出参加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白银籍运动员张娅儒参加雅加达亚运会,获得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女子BMX小轮车冠军。“十三五”以来,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累计获得奖牌231枚,竞技体育实现了新的飞跃和突破。

(五)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白银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白银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意见》《白银市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不断盘活体育资源,激发产业动能,打造立足西部、引领带动、推动发展的体育消费城市。体育彩票累计销售6.84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3000余万元。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91亿元,各类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371人,体育消费规模超5.2亿元。

(六)体育宣传展示新形象。建立市、县区两级体育部门宣传工作合作机制,创立“白银体育”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中央、省、市媒体合作,加大体育宣传干部业务能力培养力度,深入挖掘和宣传体育赛事活动的文化价值,全方位、多层次、及时宣传全市体育战线推进深化改革、助力健康白银、奋进体育强市的新举措、新成绩。五年来,向中央、省级媒体推送和在市级媒体刊发各类新闻宣传稿件3000余篇,百度检索与白银体育工作相关的宣传报道70余万条,有力地宣传和推介了白银。

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全市体育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设体育强国确定为2035年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作出“四个重要”的新定位。《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相继印发,为体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体育事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十四五”时期全市体育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集中表现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大体育”格局还没有构建成型;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还不高;体育设施还存在供给不足、管理不规范、供不适需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强,人才梯队建设亟待优化;传统优势项目亟需发扬,整体结构布局还不合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体教融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缓慢,体育消费市场仍处在起步爬坡阶段。体育执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高危体育项目、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还存在风险。体育文化的系统性、协同性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用发挥不明显,体育的多元价值和文化有待深入挖掘。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全市体育事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全力谋划布局和进一步推进“十四五”体育重点工作任务,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时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新发展格局,紧盯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全民健身生活化、竞技体育优势化、体育产业效益化、场馆设施智能化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六个新白银”作出积极贡献。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持续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坚持服务人民。把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化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坚持创新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发展规律,创新驱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统筹协调政府、社会和民间力量,推动体育与旅游、医疗、卫生、康养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才兴体。加强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体育竞赛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储备体育后备人才,持续推进高水平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依法治体。提高体育依法行政能力,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体育新格局,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安全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高度重视体育领域各类安全风险防范, 重点加强体育领域意识形态风险和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防范, 制定和完善体育赛事活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健全标准规范,强化安全监督,切实防范化解体育领域各类风险隐患。

(四)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文化交流等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更充分、更亲民、更智慧、更均衡,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以上。

---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夯实竞技体育基础,新增省级以上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培养和引进优秀教练员10名以上,注册运动员人数750名以上,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人才达到50名以上。组团(队)参加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以乒乓球省队市办为龙头带动优势项目快速发展;依托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提升竞技水平。

---青少年体育焕发活力。健全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运动训练体系、体育竞赛体系,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督促指导每名青少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体教融合示范校100所,广泛开展U系列赛事活动,实现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

---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促进“体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兰白区域体育产业带协同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体育休闲小镇、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体育在提升白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促进健康白银建设、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增强城乡活力等方面作用进一步彰显。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体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更有活力。

到2035年,体育成为全市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市体育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广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名以上;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体育文化影响力更加广泛,体育对外交流更加活跃。

三、发展任务

(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白银建设

1.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好国家、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联动机制,构建体制机制灵活、要素支撑强大、资源分布均衡、健身设施便捷、赛事活动丰富、体育组织健全、健身指导科学、群众参与广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市县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建立体育赛事“一站式”协同服务机制,为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有效地政策指引、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安全保障服务。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县(区)、单位创建,推进体育进城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六进”活动,鼓励各单位工会每年组织各类健身活动。落实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体育活动项目满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维护重点人群基本体育权益,推进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

2.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政策措施,明确全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及省级相关体育资金支持方向,持续提升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水平。推进市体育中心改造升级,加快县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力争县区公共体育场馆全覆盖。推动在广场、公园、绿地等区域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每个县区建有1个体育公园和2条以上健身步道或登山步道;持续加强乡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超期和毁损体育健身器材的更换,每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成能够开展不少于4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健身场所;加快乡村体育设施提档升级,推进社会足球场(包括笼式足球场)、智能健身路径、智慧健身中心建设,逐步实施社区健身设施“点亮工程”。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场馆智能化水平,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评估,优化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健身房和健身器材,推动企事业单位健身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推动学校进行体育设施“一场两门、早晚两开”安全隔离改造,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滑冰场、滑雪场、游泳池(馆)、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露营地建设,加快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和黄河石林休闲健身项目建设。

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新春健步走、重阳节老年气功展示、自行车骑行、足球比赛、职工运动会、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系列赛事活动,按月推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把赛事活动办到群众身边。支持县区打造品牌赛事活动,扶持和举办社区运动会、运动健身进万家等基层赛事活动。构建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贯穿全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支持各大型厂矿企业举办各类体育活动,鼓励各级工会组织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利用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优势,开展冰雪嘉年华和冰雪进校园活动,全面推进“三大球”“三小球”运动普及提高。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开拓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化、智慧化、数字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决策水平。

4.完善全民健身组织队伍。加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市、县(区)体育总会龙头作用,推动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构建以“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团队”为支撑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建立市、县单项体育协会对口帮扶基层全民健身组织、传统特色体育学校合作机制。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健身团队的发展,鼓励健身团队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创新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机制,引导其参与承接政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示范效应明显的社会体育组织。加强市、县国民体质监测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健身指导、健身知识宣传、健身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全市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名以上。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办法,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大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质量,提高体育健身服务到达率和群众满意度。

5.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体育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与医疗服务结合的体医融合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以体育运动康复为特色的专科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由专家、社区(乡村)家庭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参与的社区(乡村)健康服务机制,做到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服务相结合。倡导“运动是良医”理念,把体育活动作为强身健体主要有效手段,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讲座,推广“群众身边的健身课堂”,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与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健康养老中心等体医融合实体机构。

专栏一:全民健身6项重点工程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作用,建立体育赛事“一站式”协同服务机制;落实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进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

2.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推进市体育中心、会宁体育馆智能化改造升级;各县区公共体育“一场一馆”全覆盖,建有1个体育公园和2条以上健身步道或登山步道;每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成能够开展不少于4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健身场所;逐步实施社区健身设施“点亮工程”。

3.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打造工程。打造1项市级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支持县区打造品牌赛事活动,扶持和举办社区运动会、运动健身进万家等基层赛事活动,力争打造1-2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

4.全民健身网络建设工程。实现市、县区体育总会全覆盖,推动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引导社会力量承接体育赛事活动和培训项目,培育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社会体育组织。加强市、县国民体质监测能力建设,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名,每个行政村(社区)配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5.全民健身示范区工程。推进体育“六进”活动,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县(区)、单位创建活动,命名表彰一批全民健身示范单位。

6.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程。建立市县体育志愿者服务队,健全市、县单项体育协会对口帮扶基层全民健身组织、传统特色体育学校合作机制,定期开展体育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

(二)增强竞技体育整体实力,提升竞技运动水平

1.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作用,研究制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发展相关政策,完善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健全运动员输送奖励激励措施政策,建立中小学校全面培养、体校和社会体育机构专训、体育人才向专业队输送的优秀运动员选拔机制,构建多元化项目发展新模式。加大对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政策支持,加强对联办基地、后备人才基地、单项协会、社会俱乐部等组织的管理,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网络考评体系。完善运动员注册、交流和参赛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兴奋剂问题“零容忍”“零出现”要求,严格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和管理。

2.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布局。立足全市现有竞技体育项目特点和基础,按照“重点、加快、突破、培育”梯次发展战略,探索建立潜在优势项目行业主导、市县共建、重点扶持、社会参与的资源配置办法,巩固和保持兵乓球、羽毛球、足球、曲棍球等优势项目,挖掘和培育田径基础大项、武术、雪上、冰上等潜在项目,形成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结构均衡、重点突破的体育项目发展格局。规范乒乓球项目省队市办运行机制,促使优势体育项目向品牌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带动潜在优势项目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三大球”“三小球”运动项目普及提高,重点提升会宁县、景泰县、白银区篮球,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足球,景泰县、靖远县排球水平,支持乒乓球省队市办、羽毛球多级联动发展。利用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优势,实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推动全市冰雪竞技体育项目发展。

3.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引进政策和奖励考核机制,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探索开展竞技人才协同培养、交流模式,结合双方优势资源在人才引进、教练员、运动员的培养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中青年优秀教练员培养力度,选派优秀运动员外出接受高水平训练,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练员队伍。推进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建设1-2所国家级、3-4个省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裁判员管理体制,加强裁判员的遴选培养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裁判队伍。积极争取知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来银帮扶指导,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

4.推动体育运动学校转型发展。突出市体育运动学校专业特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加强县(区)少儿体校建设工作。加强市县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教学合作,选派体校优秀教练员深入各学校开展体育训练指导,探索“体校+名校”“体校+青少年俱乐部”等“体校+”共建、联办模式,通过“送师资、送技术、送培训”等形式,整合优势资源,建设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青少年体育运动示范基地。

5.全面做好赛事举办备战工作。加大赛事招引培育力度,积极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提升自主品牌赛事品质,扩大市民的赛事参与度,充分释放体育赛事在带动产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塑造新时代白银城市精神。将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建设为全国冰雪运动“西扩”的重要支点,承办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冠军赛,引入国家队和其他省市队伍来银训练,为备战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贡献白银力量。办好白银市第五届运动会,组团(队)参加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确保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开展备战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冬训夏训工作,高质量完成备战任务。

专栏二:竞技体育发展5项重点计划

1.建立竞技体育发展政策体系,健全运动员输送奖励激励措施政策,加强对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的政策支持、管理和考评,完善运动员注册、交流和参赛管理制度。

2.巩固保持优势竞技项目,挖掘和培育田径基础大项等潜在项目,优化全市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格局;规范乒乓球省队市办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三大球”“三小球”运动普及提高,实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3.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引进政策和奖励考核机制,探索竞技人才协同培养、交流模式;推进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力争建设4-6所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4.突出市体校专业特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每个县(区)建立1所少儿体校。探索“体校+”模式,加强市县体育运动学校与中小学、俱乐部合作;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共建、联办模式。

5.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提升自主品牌赛事品质,将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建设为全国冰雪运动“西扩”的重要支点。办好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展备战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冬训夏训工作;在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实现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三)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开创青少年体育新路径

1.健全青少年体育普及推广体系。制定白银市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建立青少年体育统筹规划、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深度融合工作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改革,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建立学生体育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评定工作,鼓励各学校开发传统特色体育运动项目,规划发展1-2项重点特色体育项目,建立各类体育运动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力争2025年底全市体教融合示范学校达到100所以上。各学校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体育节、体育冬夏令营等系列活动,推进冰雪运动和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吸纳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2.建立青少年体育组织融合发展体系。健全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管理、服务和监督体系,扶持和引导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健康规范运营、安全有序发展。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工作机制,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等运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引导青少年体育协会、俱乐部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等方式,建立“学校+俱乐部(协会)”的合作发展模式,参与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培训,为各级学校提供体育教学、体育训练服务,形成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互动发展的局面。

3.健全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市县体育、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完善青少年竞赛活动、运动成绩评定与奖励机制,共同组织实施青少年竞赛计划和赛事管理、指导、认证工作,实现竞赛项目和赛事体系互通。健全青少年体育联赛体系,市级每4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设青少年组),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市级、县区每年举办3项以上学生体育单项竞赛,各学校每学年举办春、秋季运动会。依托各单项体育协会、学校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经常性组织开展班级、校际之间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构建赛会制和联赛制相结合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拓宽体育赛事渠道,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的有机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比赛体系。

4.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打通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岗位双向交流渠道,体育教师(教练员)在继续教育、学科优质课评选、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加大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老师招引力度,鼓励学校聘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学校运动队教练,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鼓励专业体育机构向中小学提供体育教学服务。鼓励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运动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支持基层体育教师持证担任全市体育竞赛裁判工作。

专栏三:体教融合6项重点任务

1.制定白银市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建立青少年体育统筹规划、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深度融合工作机制。

2.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建立学生体育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3.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评定工作,推进冰雪运动和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体教融合示范学校达到100所以上。

4.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管理、服务和监督体系,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工作机制,建立“学校+俱乐部(协会)”的合作发展模式,形成校园体育和社会体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研究制定完善青少年竞赛活动、运动成绩评定与奖励机制,健全分阶段、跨区域青少年体育联赛体系,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的有机融合。

6.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鼓励学校聘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学校运动队教练,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鼓励专业体育机构向中小学提供体育教学服务。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培育新兴体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以奖代补方式,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体育经营企业流动,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的体育企业。积极筹建白银市体育产业发展公司,通过国有体育企业资本注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融资担保等方式,盘活政府和社会体育资源。凝练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吸引国内外体育企业来银投资发展。大力发展高原体育基地服务、滑雪(冰)场、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积极发展新型体育装备制造业,依托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训练基地、废旧厂房、城市商业中心和体育公园,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提升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综合型运动训练基地,创建国家和全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

2.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全市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人文特色,实施“体育+”战略,推动形成全市一盘棋、县区有特色、乡镇有品牌的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白银区以建设兰白健身经济核心圈为中心,推动体育培训、体育休闲旅游、体育中介服务、运动健康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会宁县以建设红色革命为中心,打造“马拉松+篮球+旅游+红色文化”经济圈;景泰县依托黄河石林景区,集中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开发冰雪运动、室外拓展训练、黄河水上漂流、山地汽车拉力、徒步露营等新型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加快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在乡村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房车营地等特色体育设施,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文化、科技、传媒、金融等行业融合发展。

3.挖掘体育消费潜力。以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培育夜间体育赛事活动,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指导、技能培训等产业,打造特色品牌赛事,拉动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发展。培育不同人群体育消费技能和体育消费习惯,青少年群体以体育培训和新兴运动体验消费为牵引,老年群体以健身健康消费为带动,在职群体以智能体育消费为主题,分层引导体育消费。大力举办冰雪运动、大众马拉松、自行车骑行、滑雪、足球、篮球等赛事,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精品线路,拉动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类体育消费,积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观赏、体育旅游消费空间。依托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发展冰雪运动,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建立具“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体育赛事、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的体育+旅游产品,不断推出冰雪游主题旅游线路,打造青少年冰雪培训与研学营地。以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旅游,延伸冰雪运动产业链,推动冰雪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促进“白色经济”发展,不断形成我市体育+旅游新亮点和新特色,进一步盘活我市冬春旅游市场,实现产业融合大发展。

4.推动体育彩票健康发展。坚持体育彩票的公益属性,切实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管理工作,完善销售网络模式,提高营销水平,推动体育彩票结构性增长。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建立合理合法的筹集和使用体系,确保体育彩票业良性发展。

专栏四:体育产业升级工程

1.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体育经营企业流动,吸引国内外体育企业来银投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的体育企业,创建国家和全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和项目。

2.积极筹建白银市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发展新型体育装备制造业、高原体育产业,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提升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的综合服务能力。

3.形成全市一盘棋、县区有特色、乡镇有品牌的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白银区打造全市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会宁县打造“马拉松+篮球+旅游+红色文化”经济圈,景泰县打造“山地赛摩户外运动+旅游+冰雪运动”产业带,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文化、科技、传媒、金融等业态融合发展。

4.利用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周期,丰富体育赛事供给,分层引导体育消费,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观赏、体育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体育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发展。

5.确保体育彩票业良性发展,“十四五”期间体育彩票销售额累计突破7亿元。

(五)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1.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发挥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爱国奋进、自强不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宣传白银籍运动员的训练、参赛和夺冠事迹,鼓励群众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行动体现新时代白银风貌。

2.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发展。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虹吸效应,普及体育运动知识,挖掘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发挥体育文化的宣传引导作用,打造体育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激励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热情。

3.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加强民间民俗体育的传承、利用与推广,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土黄河战鼓、纸马滚灯舞、玉川钱鞭子舞、景泰滚灯等传统民俗体育特色项目文化,鼓励和引导具有全市地方特色的体育艺术作品创作,打造白银体育名片。积极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兰州白银都市圈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城市圈建设,举办和参加周边城市体育项目联赛,开展体育运动项目交流活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拓展对外体育健身交流辐射范围,加强全民健身赛事、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白银体育影响力;借助融媒体、大型体育赛事平台,做好新时代白银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传播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体育领域舆情监测,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专栏五:体育文化建设工程

1.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白银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2.积极开展体育文化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体育改革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完善体育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 建立行动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部门协同,统筹资源配置,调动各部门、单位、行业和社会各界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创新驱动、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行政审批改革、发展配套体系改革,解决体育行政、事业、社团、企业边界不清的问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职能职责,稳步推进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坚持开放办体育,加快推进管办分离、简政放权,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体育发展新局面。

(三)坚持依法治体。牢固树立依法治理意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体育重大活动组织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参赛安全,提高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依法治体,依法加强体育市场监督管理,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开、公平的体育市场准入环境。落实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任务,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市场主体在体育法治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治专题培训,提高基层依法行政能力。落实地方执法责任制,规范高危体育项目执法程序,健全体育部门自主执法、联合执法和委托执法工作机制,健全体育纠纷解决和法律法务机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体战略,遵循体育规律,完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人员培养体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体育人才引进、选任、培训、奖励机制,引进培育一批留得住、愿意干、能力强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大力激发体育人才的创新干事热情,坚持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以创新激励保障政策为抓手,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产业人才等急需短缺人才为重点,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建立“选育管用”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竞赛奖励、职称评定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置优秀运动员就业。

(五)落实政策措施。完善公共财政对体育的投入机制,落实市、县区政府在体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保障责任,加大对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的经费支持,加大向社会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加强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市、县区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确保体育项目建设用地有效供给;落实新建居住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体育公共健身设施建设要求。落实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政策。

(六)强化监督评估。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健全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开展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相关目标任务。将本规划的实施情况纳入各级体育部门、事业单位和体育协会督查考核内容。组织多方专家参与重大项目跟踪评估,及时优化措施,确保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坚持将评价结果作为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确保本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