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进一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0-17 09:43:32

市政办发〔2021〕47号         2021年5月8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有关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现将《白银市进一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进一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工作方案  

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115号)精神,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保就业任务,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新渠道,积极扶持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积极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注册服务。开通行业准入办理绿色通道,对办理相关行业准入许可的,实行多部门联合办公、一站式审批。在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内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同时,鼓励引导劳动者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特色小店,完善基础条件,增加商业资源供给。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及贴息扶持。(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人行市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二、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财政、金融等针对性扶持政策,积极推动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相关行业提质扩容。进一步增强养老、托幼、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社区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人行市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三、大力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合理设定监管规则,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健康发展,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办公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降低服务费、加盟管理费等费用,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四、降低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成本。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过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建立公开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认真落实阶段性减免国有房产租金政策,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帮助个体经营者等灵活就业人员减轻房租负担。有条件的县区可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闲置空间、非必要办公空间改造为免费经营场地,优先向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五、努力推动新职业应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和职业活动新变化,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对新职业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国家发布和更新的新职业(工种)信息,结合省上制定的产业发展行业评价规范。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按照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推出新职业培训课程,积极引导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社群健康等更多新就业形态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监测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统计监测指标。(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措施,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培训。将有创业意愿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组织开展开办店铺、市场分析、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支持各类院校、培训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组织开展养老、托幼、家政、餐饮、维修、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推行“培训券”式、嵌入式、订单式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七、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免费发布岗位供求信息,按需组织专场招聘,送岗位进基层进社区,提供精准职业指导服务。要积极指导企业规范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帮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有条件的县区可选择交通便利、人员集中的地点设立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规范有序的求职招聘、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专业化服务,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八、切实维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互联网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研究,积极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关联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引导产业(行业、地方)工会与行业协会或行业企业代表协商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工时标准、奖惩办法等行业规范。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劳动报酬支付的监督检查,畅通12333电话举报、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信息系统等劳动维权渠道,提高举报处理效率,定期开展涉及灵活就业收费情况监督检查,依法纠正拖欠劳动报酬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劳资双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要持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九、加大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实施“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帮扶,确保动态清零。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要做到各项失业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就业主体责任,把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就业”“稳就业”工作主要内容来抓,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与规范有序并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本地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和政策实施情况评估,狠抓政策落实,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确保灵活就业人员便捷享受各项支持政策。注重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关政策落实与文明城市创建和测评相结合,注重舆论引导,对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和自主就业创业、灵活就业的典型事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同时,建立就业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