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振翅飞——会宁县着力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侧记

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发展的领头雁,如何成功发挥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效应”,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会宁县采取选拔培养、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举措,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出实策实战化选育头雁。多层次“选”。采取从优秀村干部中“挑”、致富能手中“育”、退伍军人中“选”、机关干部中“派”、大学毕业生中“招”等形式,将56名优秀人才调整优化到村“两委”班子队伍中。解束缚“用”。健全完善甄别研判方式和容错认定机制,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大清理、大整治”行动,清理村级牌子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等问题,新建村级阵地21个,补齐全县村级阵地达标短板。多渠道“储”。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全县284个村储备年轻后备干部1714名,实行动态管理,为其设岗定责压担子,切实让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源头“活”起来。

求实效定制化提升能力。强化总体谋划。制定《会宁县加强乡村两级干部教育培训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培训任务、内容、方式、学时,确保提升村“两委”班子整体能力素质。强化工作合力。健全完善村级带头人教育培训协调机制,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培训格局。强化目标导向。坚持把村级带头人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先后选派27名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486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15名优秀干部赴天津市和平区交流。

练实功精细化监督管理。专业化管理队伍。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两委”班子县级联审制度,研究制定《会宁县加强村干部管理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办法》,制定53条具体措施,做到用制度管人用人。项目化推进任务。针对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实施“一项目一清单”“一问题一方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党员十带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常态化督导工作。每季度随机开展督查指导,对全县各村基层党建和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解决问题,倒逼基层党组织种好党建工作“责任田”。

亮实招目标化奖优罚劣。为“善为者”搭台。整合中央三部委资金大力扶持1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中央财政扶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个,持续开展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系列活动,培育一批引领乡村振兴的“网红支书”。让“有为者”有位。推行村干部报酬标准与考核结果挂钩,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基层干部进行考核奖励,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到乡镇领导岗位,拓宽发展空间。对“无为者”进行惩处。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广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亮诺评诺”活动,对作用发挥不好、群众反映强烈、履职不到位的村党组织书记,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