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银龄行动”工作部署,白银区公园路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出“温情守护日”服务品牌,将每月11日打造为老年关爱主题日,针对独居、空巢、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组建由党员干部、专业社工、社区网格员构成的“银龄守护队”,开展入户理发、义诊、打扫卫生等活动,并通过入户排查安全隐患、提供生活照料等精准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居家生活难题。
公园路街道东星园社区“温情守护日”的暖意,从“头”开始浸润人心。82岁的张奶奶脖颈活动不便,社区网格员化身“专属理发师”,特意垫上软枕细心修剪。理完后,网格员不仅清理碎发、收好围布,还主动打扫房间,将老人够不着的衣柜顶擦拭的一尘不染,让张奶奶感受到浓浓的贴心暖意。
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一口热乎饭”至关重要。“爱心代厨”志愿者按健康档案为田奶奶准备了易消化的饭菜。厨房里很快飘出香味,凉拌时蔬和西红柿鸡蛋面很快上桌。等待间隙,他们还清洗了积灰的纱窗,擦净厨房油渍,让老人在享用可口饭菜的同时,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感到满心欢喜。
健康与安全是守护的核心。社区医生每月上门,为血压偏高的赵阿姨分析原因,发现其自行加大止痛药剂量后,及时说明风险并计划预约理疗。“安全卫士”们则逐户检查电路、扶手,更换老化电线、维修松动把手,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这里,“守护”从来不是口号。它是剪刀下的耐心,是热饭里的用心,是药箱里的细心,更是排查隐患时的责任心。
建银社区的“银发关怀日”,总带着浓浓的生活气与烟火味。广场上的服务台刚搭好,老人们就排起了队:义诊区里,医护人员边测血压边叮嘱“少吃盐”;理发摊前,志愿者剪出利落发型,让老人瞬间精神焕发;磨剪刀的区域最是热闹,师傅手起刀落间,钝刃变锋利。
更动人的是“矿山记忆”里的共鸣。展板上,老照片定格着矿场遗址的往昔繁华。讲解员的声音响起,那些奋斗的岁月、邻里的情谊顺着话语流淌,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把青春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这不仅是回忆的重温,更是情感的联结,让独居老人在热闹里忘了孤单。
从巷道里的脚步声,到广场上的欢笑声,白银区以“温情守护日”为纽带,将对老年人的关爱从衣食住行的具体服务,延伸至精神世界的情感呵护;从满足独居老人的个体需求,拓展至凝聚老年群体的社群温情。这种深耕日常的“银发关怀”,既是基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注脚,更是社会践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鲜活缩影,彰显着城市文明的温度与担当。当无数细微的守护汇聚成河,便能让每一段“银发时光”始终浸润在温暖里,为老龄化社会的幸福图景,勾勒出最动人的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