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景泰县寺滩乡西乱沙河防洪治理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机械轰鸣,村民忙碌,一条季节性泄洪河道正在焕然一新。该工程通过以工代赈模式,既筑牢防洪安全线,又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治水安民、富民兴村的新路径。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不停作业,村民们在河道旁砌石护坡、平整河床,机械与人工紧密配合,工程有序推进。
寺滩乡疃庄村村民 王风奎
我以前在外地务工,一年也回不了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也能照顾到家里的事情,赚的钱也还可以,一天能挣个200多块钱,我很满意。
据了解,寺滩乡西乱沙河为季节性泄洪河道,每逢暴雨洪灾,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消除了防洪隐患,还带动本地就业,实现安全、增收、顾家三赢。
寺滩乡疃庄村村民 蒋礼堂
之前我们这个地方经常淌洪水,经过这次把这个防洪渠一砌的话,河道安全了,人也安全了,地也就安全。这个项目一实施,我们还可以在这打个工,挣个钱,这是相当好的。
寺滩乡西乱沙河防洪治理工程
施工方负责人 李荣生
我们这个项目今年9月份开始动工,项目实施内容具体就是新建沙河浆砌石护岸4500米,河床平整是3500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每天的用工大概就是100来人,项目完成后发放劳务报酬大概300万元。项目预计明年2月底就能够完工。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的民生效益,让工程既成为守护群众安全的“防洪屏障”,更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项目监理方全程紧盯工程质量,以严格监管筑牢项目品质根基。
甘肃晫杰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工程师 肖生成
我们对这项工程驻场监督,严把材料入场关、工艺标准关、隐蔽验收关,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对每道工序实行“双复核、零容忍”机制,针对特殊施工节点,我们重点巡查、责任到人,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从“汛期避险”到“安澜守护”,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增收”,西乱沙河以工代赈防洪治理工程的推进,不仅为寺滩乡疃庄村群众筑起了坚实的安全防线,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景泰县将以该工程为示范样本,持续探索“水利治理+民生就业”的融合模式,在更多乡镇推广以工代赈项目,让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增收需求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