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别着急,对着手机镜头慢慢点头就行,咱们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社区工作人员谭林敲开了独居老人孙阿姨的家门。随着屏幕上“认证成功”的提示弹出,老人感叹道:“多亏你们上门来,我这腿脚不方便,儿女又不在身边,自己连手机都玩不转,真是帮了大忙了!”
这样温馨的场景,已成为白银区养老认证服务的日常。近年来,为保障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避免因未及时认证影响待遇,区社保中心建立了“部门统筹+街道落实+社区执行”的三级联动机制,白银区各村、社区聚焦行动不便、不会操作智能设备的老年群体,组建由业务骨干、村长书记、网格员组成的流动服务队,将认证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确保上门服务精准覆盖需求群体,社区还组织网格员提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特殊老人建立“一人一档”的服务台账,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认证需求,按照 “先急后缓、分批推进”的原则安排上门时间,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工作人员在上门认证时,还会主动了解老人的生活困难,协助解决水电维修、物资采购等实际问题,让养老认证服务不止于“认证”,更延伸出暖心的民生关怀。
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600多人,其中267人存在行动不便、独居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养老认证看似是小事,却关系到辖区老人的切身利益。我们主动把服务送上门,就是要把“被动提醒”变成“主动服务”,让老人少跑腿、不跑腿,避免辖区内老人因为没及时认证,导致养老金停发,还要来回跑窗口补办的麻烦。
网格员特别耐心负责,他上门帮我认证,两三分钟就解决了,我有什么困难需要,他们都会帮我解决,我感觉心里特别踏实、暖心。
据了解,2025年白银区养老资格认证周期内,全区已完成机关养老、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31400余人,开展上门认证服务6000余次,认证率达99%以上。
我们按照“分门别类、先易后难、分类认证”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认证工作,为了确保离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我们将持续优化养老认证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数据共享和部门协同,不断提升认证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同时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丰富服务内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有温度的民生服务,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