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白银:向“新”提“质”农业高质量发展澎湃新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粮食安全为核心,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在景泰县喜泉镇福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挖沟开槽、拉运渣土。施工人员配合着机械,紧张有序进行着管道焊接、混凝土浇筑、沟槽填埋等作业。
白银市景泰县喜泉镇福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 朱平
“我们工程包括一座6万方的蓄水池,32km的管道铺设,覆盖将近2000亩土地。蓄水池现在的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现在进入修坡阶段,管道的开挖、铺设已基本完成,现在就剩余管道填埋,我们预计4月10号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白银市景泰县喜泉镇项目专干 王兴欢
“2025年,我镇坚持‘集体流转、土地整理,一户一田、划片种植,农户优先、林田并进’的高效节水发展模式,在北滩、新庄、喜集水、福禄等4个村实施高效节水7500亩。目前,北滩、新庄、喜集水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福禄村现在主要进行蓄水池及泵房建设。下一步,我镇将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两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喜泉镇的大面积土地已展现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图景。今年开春以来,喜泉镇在充分尊重小农户经营权的基础上,把小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托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
白银市景泰县喜泉镇兴泉村党委书记 付仲伟
“我们村把3000亩土地托管给喜泉联合供销社,这两天就是配合供销社将田埂清除,小块变大块,有利于机械化种植。”
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我市持续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推进现代化农业上下功夫。在平川区废弃矿区生态治理修复示范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机械来回穿梭,挖掘机挥舞巨臂,将泥土精准搬运,发动机低沉有力的轰鸣声彼此交织,每一位建设者都在争分夺秒,奏响奋进乐章。
白银市平川区废弃矿区生态治理修复示范项目生产经理 苏俊文
“平川低碳种植基地日光温室项目,设计建造日光温室300座,产业道路42公里,项目分两区建设,目前一区83座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蓄水池开挖,二区217座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基础挖填夯实,目前投入挖机械30辆,人员40人,我们计划加班加点,争取4月底完成温室墙体建设任务,年底前投入使用。”
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黄兆玺
“平川区废弃矿区生态治理修复示范项目总投资41480万元,亚行贷款19050万元,主要包括低碳种植基地、低碳养殖基地、产业融合示范园、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矿区生态修复等九个方面建设内容。根据省项目办及亚行制定的采购计划,项目分三年实施,2025年计划实施低碳种植基地、矿区生态修复、碳汇林、低碳养殖基地四个子项目。”
该项目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未来将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黄兆玺
“截至目前,低碳种植基地子项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日光温室基础夯填;矿区生态修复子项已完成项目招投标,碳汇林子项和低碳养殖基地子项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
项目建成后,通过企业化运营,实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将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