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背后的 “科技温度”:白银区以服务为翼助企创新腾飞

近日,第三届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结果揭晓,白银区本土企业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铝业)凭借强劲创新实力斩获“科技创新企业” 银奖,成为白银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一荣誉不仅是企业深耕科技的见证,更折射出白银区近年来以科技为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绘就的生动图景。

作为省级重要科技创新赛事,本届大赛对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新潜力的考评堪称严苛。而宏达铝业的获奖,早已在白银区科技部门的“培育清单”中埋下伏笔。

【黄涛  记者】说到铝制品,你会想到什么?在宏达铝业,小到螺丝螺帽,大到整体车架,全部都是铝制品。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宏达铝业拥有72项国家专利,生产上万种铝制品,这是企业不断在科技创新上追求的结果。

这家从传统建筑铝型材转型的企业,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始终是“领跑者”。如今已手握70余项专利,主导的《高强高硬宽幅铝合金模板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HD-JY189铝合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摘得两项省级奖项,更牵头制定了甘肃省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搭设等多项地方标准,成为西部首家涉足工业铝型材领域的企业。

【沈文政  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科技创新就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有生路,这也是我们企业一直在追求。

【强生军  白银区科技局副局长总书记】也说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在科技已经成为白银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促进因素。

如今在白银区像宏达铝业这样的科技企业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白银区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84家,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43家;2025年新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创新企业16家,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

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的“燃料”。2024年,白银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8.07亿元,占全区GDP比重2.52%,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政企双方共同为创新“输血”:一方面,企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攻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白银区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

【强生军  白银区科技局副局长】初步统计,从2022年到现在我们帮助辖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奖补的资金和项目5058万元,经费虽然不算多,但是对企业的科技创新的话应该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沈文政  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我们每年按照销售收入的3%,进行科技研发的投入,像这近三年,基本上在1500万到2500万之间。

企业的创新底气,离不开地方的全力托举。为助力企业创新,白银区搭建创新“快车道”,打出“组合拳”精准服务护航:梳理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如促成宏达铝业与兰州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组织甘肃昊天、顶好科技等企业分别与西北矿业研究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联合攻关;探索“揭榜挂帅”项目征集,为企业匹配优质科研资源。

同时,白银区还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指导企业申报专利、归集研发经费,2024年全区专利申报超300件,累计发明专利470余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34件,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孵化器,联合设立西交大成果转化中心、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中心,为企业打通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的 “绿色通道”。

【强生军  白银区科技局副局长】科技部门的角度来说的话,也就是说做好“店小二”的工作。从我们一开始的话,做企业的服务工作,是挑条件好一点的企业去做培育。从现在的话,我们逐步转变理念,就是从企业它一开始落地,我们就开始搞好服务。

【沈文政  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从2015年生产到现在,我感觉政府的营商环境也是在不断地进步。特别是对我们科技研发。

近年来,白银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在社保政策、项目申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主动靠前解决,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搞创新。

如今,在白银区,“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地方进步的驱动力。未来,随着科技助企举措不断深化,更多像宏达铝业这样的企业将在创新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