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会宁,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会宁县举办的村集体经济赋能专题培训班顺利结业。日前,全县各村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通过专题辅导、案例教学、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充电赋能、开阔视野,在学习中寻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金钥匙”,在交流中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本次培训紧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题,精心安排课程,邀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授课,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理论盛宴。培训内容丰富、课程紧凑,开班第一课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为题,为学员们敲响了作风建设的警钟。
同时,还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和阐释。为学员们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这次培训宛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师镇南咀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全感慨地说,“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明确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掌握了更多的政策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中,学员们走进郭城驿镇扎子塬村、河畔镇李家塬村、甘沟驿镇袁岸村等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实地观摩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郭城驿镇扎子塬村,学员们参观了富硒砂田西瓜育苗基地。该村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和财政扶持资金,建成育苗基地和阳光暖棚,采用“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周边种植需求,村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
扎子塬村党总支书记赵首章介绍,“我们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产业根基扎得更稳。”党家岘乡上秀村党支部书记李景泽深受触动,“看到扎子塬村的发展成果,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
在河畔镇李家塬村和甘沟驿镇袁岸村,学员们实地考察了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产业融合等发展模式。袁岸村通过“党建+产业”模式,流转土地实施“旱变水”项目,引进订单农业,种植贡菜、马铃薯、甜玉米,实现集体增收58万元。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学员们被各教学点的发展成效所震撼,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本村实际,找准发展路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研讨。大家结合所学所思所获和本村实际,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通过研讨交流,我们学到了很多接地气的经验和做法。”李景泽说,“有的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增收,有的村依托电商拓宽销路,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灵感。”
在结合村情实际,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分组讨论中,学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赵首章表示,扎子塬村将延伸西瓜深加工,开发西瓜酱、西瓜干等产品,打造“富硒砂田”区域品牌;孟雄表示,袁岸村将扩大订单规模,引入更多高附加值作物,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刘晓庆表示,线家川村将盘活闲置资源,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造“碾子磨坊”品牌。
通过交流研讨,学员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发展共识。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是一次充电赋能、开阔视野的难得机会。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中,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