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当三滴用——看白银如何“榨干”每一滴水?

春分节气过后的景泰县

春耕生产已由灌区

向山区全面展开

寺滩乡的农田里

正在进行小麦浅埋滴灌播种耕作

在寺滩乡宽沟村“和尚头”小麦种植基地

浅埋滴灌小麦种植现场

多台搭载浅埋滴灌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小麦播种机

来回穿梭作业

抢抓春季有利墒情时机

一次性完成开沟 播种 施肥

铺设滴灌带覆土等多道工序

2020年“寿鹿山牌”和尚头面粉入选

“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名录

但受自然雨水灌溉的影响

产量较低

为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

提升小麦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

寺滩乡通过

“传统品种保护+种植模式改进

+现代节水技术+现代化农机具”

等措施实现节水增效目标

在希望的田野上

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

景泰县通过开展小麦品种对比

小麦不同种植密度对比

新材料增产效果对比

一喷三防效果评估

小麦浅埋滴灌等试验

示范推广浅埋滴灌

宽幅匀播技术 

力争粮食丰产增收

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是景泰县实现高效节水

与农业增产双赢的新路径

在甘肃辰阳农业科技公司

育苗大棚里的智能喷灌车

正按设定路线精准作业

滴灌技术让水流直达作物根部

“以前我们育苗是人工洒水

一棚需要四方水

现在我们改成了

自走式洒水车喷灌

通过管道和喷头

将水均匀喷洒到苗床上

避免传统洒水的浪费

节水率达30%-50%

而且可以按需求喷水

可根据幼苗需水量

穴盘湿度及气候条件

调整喷洒时长和频率

避免过度洒水。”

甘肃辰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金家对高效节水的技术很自信

科学的节水措施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效益

给了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信心

这主要得益于当地

新建的调蓄水池

有力地保障了灌溉高峰期的供水

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

过渡带的白银市

气候干旱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85-450毫米

平均蒸发量1700-3039毫米

人均水资源量仅154立方米

破解“水瓶颈”

做活“水文章”

不能止步于“喊口号”“贴标语”

必须从制度创新

科技赋能 全民参与

长效机制四个维度系统发力

将节水行动

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未来

持续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让有限的水资源释放无限的发展动能

白银高质量发展的“水答案”

将愈加清晰动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