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汉家岔镇:执好“三支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一条条乡村公路通达顺畅,一栋栋村民新居错落有致,一张张幸福笑脸绽放田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在汉家岔大地铺展开来。



今年以来,会宁县汉家岔镇因地制宜,重点发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筑牢乡村振兴之基,增添乡村振兴活力,用心用情绘出一幅“农业强、基础牢、环境美”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执“特色优势”之“妙笔”  绘就乡村振兴的产业“画卷”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汉家岔镇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优势,聚焦产业兴旺目标,大力发展全膜玉米、肉羊养殖和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紧紧抓住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等基础产业保障作用,全镇种植全膜玉米5万亩、黑膜马铃薯5.4万亩,小杂粮1.5万亩,在细岔村建设高标准农田1450亩。抢抓“6+1”产业政策机遇,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联农带农机制,为6家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引进基础母羊1350只;实施中央财政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2个,在南湾村新建肉牛养殖场1处,引进基础母牛50头;积极开展肉羊抓点示范工作,引进澳洲白种公羊138只,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放大产业带动效应;引进甘肃省乐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赵家岔村流转5000亩梯田,完成中草药种植4150亩,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执“焕发靓颜”之“巧笔”  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

汉家岔镇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动“垃圾清零”“拆危治乱”“乡村增绿”三大行动,提升乡村整体“颜值”。制定人居环境整治督查通报责任清单,定人员、划区域、分任务、明责任,对标对表责任清单机制,标本兼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发动群众1000余人次,投入机械6台(套)次,清理乱堆乱放160余处、生活垃圾及柴草粪便110余吨,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和养殖圈棚50余处。围绕安全住房提升、供水能力保障、村社道路硬化等短板弱项,持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实施农房抗震改造4户,建设汉家岔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30户,新建卫生厕所44座,解决自来水冻管和新入户12.95公里,实施道路硬化8.183公里,在花儿岔等8个村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人工种草2.2万亩,为和美汉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厚植绿色底色。



执“坚强堡垒”之“绘笔” 绘就乡村振兴的组织“画卷”

汉家岔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各支部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12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3场次。夯实意识形态阵地,依托汉岔微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0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开展明察暗访等工作。认真落实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内组织生活严谨严肃。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领头雁”。汉家岔镇聚焦“高进、培强、严管、优出”,全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工程。通过深入摸、精准研、上门访,把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党员选出来,先后调整配备村干部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名,发展对象7名。组织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场100人次,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3条,联系帮带困难群众18人,帮办实事15件。同时,压实村党支部书记责任、强化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严格村党支部书记管理、注重村党支部书记激励,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有担当有作为。  

班子强起来,人心聚起来。党支部建强了,村里的发展才有主心骨,村民的致富路正变得越来越宽。

如今的汉家岔镇,农村人居环境好,风景日益迷人,村民幸福富足,农业加速发展,乡村振兴活力足、动能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