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党支部引领办合作社 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会宁县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模式,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在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让农户们利用土地增红利,蹚出了一条党建强、民心聚、产业兴的乡村振兴路。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的千座蔬菜大棚,大棚内圆滚滚的西瓜静等着上市。村党支部锚定村域内丰富的土地资源,全力发展大棚种植产业,通过土地承包、务工等丰富拓展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宗仁告诉记者,“一年务工从种瓜到装车,群众收入就在15000元左右。”



袁家咀村的蔬菜大棚以外包的形式让老百姓和村集体实现了增收,那袁家坪的蔬菜大棚是以怎样的形式让老百姓实现致富的呢?在袁家坪村的暖棚内,一株株嫩绿的芦笋随风摇曳,2023年当地将村里的大棚统一进行休耕、倒茬,通过调整产业引进芦笋种植,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成武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价是13块钱,到第二茬采摘的时候,就能长到每亩800公斤,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很好。”

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村民杨全中告诉记者,“在大棚里拔草、浇水、收割,离家近,回家了还可以照看一下家里的农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会宁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由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一起搞生产、闯市场,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推动了 乡村集体经济提质升效。

会宁县韩家集镇副镇长葛丽君告诉记者,“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全镇特色产业融合配套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