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大墩村:攻坚克难摘穷帽 开拓创新谋振兴

从田地荒芜到农业蓬勃发展,从穷乡僻壤到美丽旅游地。“十三五”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曾经种植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的会宁县中川镇大墩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新的空气、延绵的绿色屏障、鳞次栉比的漂亮农房。走进大墩村,仿佛步入了一个静谧的桃源世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也面临着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扎堆的困境。

会宁县中川镇大墩村党支部书记 魏太平告诉记者,“大墩村有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和万亩油菜花海,给大墩村带来了名气,农民办起了农家乐,增加收入。近两年来,我们对大墩村街道、陵园进行打造建设,维修绿化,进一步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增加色彩。”



大墩村地处华家岭山脉北侧,自然风光旖旎,村内的国家级红军烈士陵园,是会宁县重要的红色主题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22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会宁县中川镇大墩村乡韵人家农家乐负责 苏继伯告诉记者,“我们农家乐从4月份到9月份之间营业,每月利润在1万元左右。”



曾经在外打工的大墩村村民杜天成响应号召回乡创业,办起了种养殖家庭农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们纷纷返乡,村子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会宁新窑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杜天成告诉记者,“现在小杂粮销路很好,我准备明年春季再增加几百亩地, 带动周边群众,一心一意种庄稼,大家共同努力增产增收。”

会宁县中川镇大墩村索台社社长张志平告诉记者,“四五十岁的人也能在合作社打工,男的一天200元左右,女的一天150元左右,村民们的生活都有了保障。”



过去十年间,大墩村干部群众同心戮力,砥砺前行,让这个小山村昔日的旧貌换了新颜,村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会宁县中川镇大墩村村民王清华告诉记者,“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经济收入高了、生活水平提升了,感觉很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