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特邀甘肃省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再聪教授以《景泰县历史文化与景泰黄河渡口》为题,为景泰县历史文化爱好者带来一场生动精彩的学术讲座。刘再聪教授围绕“媪围城及渡口”“唐代会宁关、乌兰桥”“永泰城的历史价值”“明代索桥渡口”“对景泰渡口繁盛阶段的认识”等方面,对不同时期的景泰历史文化进行了详细讲授。
刘再聪教授抚今追昔、声情并茂的讲解,引领大家纵览景泰历史文化发展,使大家从多维度、多角度对景泰历史文化有了立体、全面的认识。
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听众对景泰县历史文化的认识,让听众深刻领略了景泰县历史文化的魅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起到了夯基赋能的作用,也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景泰县历史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专家简介:
刘再聪,男,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甘肃省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员。兼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敦煌学概论》负责人,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简牍学与丝绸之路导师团队”牵头人。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文化遗产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华夏文明在甘肃(历史文化卷)》《兰州通史·秦元卷》《陇上学人文存·何士骥卷》等论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甘肃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等10余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6年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计划,2017年获评“(2015-2016年度)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2年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社科理论界“四个一批”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