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立足白银实际,依托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天然生态走廊,着力打造沿黄生态旅游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及田园综合体,努力构建文旅优势经济“金丝带”。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代表白银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道靓丽名片,其为代表的“绿色”——生态休闲游,与黄河风情游的“黄色”,红色教育游的“红色”,工业文明游的“银色”,共同铸就了“黄色、红色、银色、绿色”四色辉映的“黄河之上·多彩白银”文旅品牌形象。
全市紧抓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发展机遇,形成了市县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单位精准发力,返乡人才创业就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蓬勃发展景象。以白银区“六朵金花”、黄河·云客小镇,靖远县水岸三合,稻香村·瓜园,平川区古韵·陡城、小黄湾古村落,景泰县红岘台村、石头部落·大水䃎,会宁县线川田园综合体、紫香·童家湾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成为点缀在黄河及其支流祖厉河流域的颗颗明珠。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走进白银沿黄乡村旅游点,体验美丽乡村的蓬勃生机,来一场赏心悦目的生态休闲之旅。
花村·顾家善
顾家善濒临黄河,与青城古镇隔河相望。这里人文历史悠久,5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顾家善村是由顾氏门族从江苏苏州随肃王朱楧迁徙而来,同时带来的还有江南人爱水爱花的生活趣味,花村·顾家善因此得名。这里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曲径通幽、花香四溢,处处散发着古香古色的江南韵味,勾勒出一幅“田园优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的美丽画卷。
村内小桥流水、蓝瓦青砖、曲径通幽、花香四溢,勾勒出一幅“田园优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的美丽画卷。
花村·顾家善是一个展现乡情、乡韵、乡味的地方;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是一个传承婆媳间亲近,夫妻间恩爱,父子间和谐的地方;是一个唱响“柳条台边情侣树,两树双株连理枝”的地方;是一个展示“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的地方。身在其中,一步一景,一户一业,人在花中走,果在身边香。春风有意守花约,山水多情待故人。近年来,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100个特色村庄”,被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栏目评为2018年度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振兴乡村旅游样板村。
水村·大川渡
大川渡村位于白银市南郊黄河北岸,与青城古镇隔河相望。这里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奇特的自然风光,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子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川渡水车”。旧时是条城通往外界的重要渡口。
凭吊古渡口,古老的水车咯咯作响,诉说着大川渡村悠久的人文历史;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激荡起旖旎奇特的自然风光;树荫下戏曲阵阵,传承着独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子戏”。滔滔黄河、大川古渡、百年戏曲、千年传承孕育出“水美山高、崇文尚德、历史悠久、人居富足”的恬静水村。
水川湿地公园
水川湿地公园位于白银市南郊,总面积3200余亩。作为天然湿地,该地渠系纵横,芦苇密布,是高原鱼类和水禽的理想栖息场所,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鸟类在这里栖息,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圈。
这里有映日荷花、鱼戏莲叶,更是让人有着“抬头不望远处山,疑是身在江南岸”的错觉。每年夏季荷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赏玩。赏荷花、品美食、看演出,一年一度的荷花节成了远近游客的必去之处。景区于2021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大坪·凤园花海
白银大坪凤园花海景区位于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坪农业园,距白银市区23公里,规划总面积7000余亩,建筑面积400亩,2021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产业是日光温室、特色林果、休闲旅游及餐饮等,是水川镇乃至白银区重要的现代农业中心。现有凤园花海景观、儿童游乐园、四季特色产品采摘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培育科普等项目,成为白银市为数不多的全季节旅游景区。
黄河·白银云客小镇
黄河·白银云客小镇位于白银区水川镇黄河乌金峡北岸,按照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发展定位,短短两年时间,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规划打造了总面积约6.64平方公里云客小镇。小镇囊括四个村,与临近的大坪凤园花海、黄河湿地公园两个国家4A级景区实现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云客小镇布局依山就势,人文景观多样创意造型各异,小镇内的龙山民宿是全新的集5G智能文旅数据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民宿,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文化、产业、旅游、生活、云康养的五位一体式体验。游客们在高山之巅俯瞰乌金峡,远离城市喧闹,恍若进入“世外桃源”,住在民宿,可以仰望宇宙星空、卧听黄河浪声。
水岸·三合
水岸三合景区项目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项目占地面积700亩,总投资2亿元,现为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高效农业示范推广为主导,田园休闲体验为支撑,规划打造一个融农业旅游、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是靖远县东湾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区投资建设的甘肃首家大型水上娱乐竞技项目《夏日总动员 水上大冲关》项目于6月1日正式开启。
稻香村·瓜园
稻香村·瓜园,地处黄河之滨的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这里群山环抱,水资源丰富。瓜园村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稻香村——瓜园”为主题,以“留住乡愁乡韵、共享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为目标,着力在基础提升、产业富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聚焦发力、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代表村落。
古韵·陡城
陡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一个古老村落,其因水而生,因军事兴,因商贸而繁荣,因文化而传承。自古塞外多战事,金戈铁马起硝烟。陡城濒临黄河之要塞,地势险峻,占有天然的军事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有蒙恬筑鹯州古堡;汉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匈奴;鹯阴城、柳州城,烽火台其遗址犹存,穿越千年时空,见证着那段辉煌的历史。陡城古村依托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对其深厚的军事文化和商贸文化进行旅游化的转化,打造陡城一日,丝路千年的“古韵陡城”黄河乡村旅游品牌。
平川陶都花苑
平川区陶都花苑景区位于平川区宝积镇响泉村煤洞沟,占地面积900.15亩,总投资1.2亿元,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基地,现为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本土乡贤文化为重点,串起平川区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故事和当代平川人精神的风采,构成一幅安居乐业的生动图画,平川区陶都花苑景区不仅是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基地,更是历史文化内涵厚重的文化名片。
小黄湾古村落
小黄湾古村落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是河、田、石、山相结合的古村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现存古树、古遗址较多。小黄湾古村落围绕突出黄河、峡谷、田园、村落等特色,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原汁原味的乡土旅游特色,做足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的文章,努力展现小黄湾村黄河原乡的独特魅力。在保护原汁原味的乡土旅游的基础上,按照现有实景依次打造七星广场、岩廊小景、丝韵古道等景点。
石头部落·大水䃎
大水䃎村位于景泰县喜泉镇东南,距县城22公里。紧邻大敦煌影视城,省道201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集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黄金旅游中转站。总体布局为“一线四区六元素”,即:沿省道201线为规划中轴线,打造大敦煌影视文化区、亿源山庄休闲度假区、大水䃎民宿田园体验区、现代陆港服务区四大区域,突出石头、水面、民宿民俗、影视拍摄、陆港服务、生态花海等六个元素,使大水䃎村成为集旅游休闲、乡村田野、通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村。
红岘台·桃花村
红岘台村又名桃花村,位于景泰县中泉镇,与黄河石林国际露营地、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仅一路之隔。在这里有成片的桃花园、恬淡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田园生活,游客们来到这里吃农家饭、赏田园风情、品民俗文化,红岘台村的美食“八大碗”很是值得一品,和以往乡村常见的八大碗席上水陆杂陈、皆是大块文章不同的是,桃花村的八大碗碗碗有汤,将“炖”的技艺发挥到极致。
线川田园综合体
线川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会宁县丁家沟镇线川村崖坡社,由甘肃正森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一项集旅游观光、体验生活、新型现代农业、康养结合、特色产业于一体,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该村于2021年创建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22年其主体会宁状元红农庄创建为AAA级旅游景区。
童话小镇·紫香童家湾
紫香小镇童家湾位于会宁县柴家门镇。为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挖掘童家湾的乡土文化,打造童话巷、童话墙、童话故事会等主题景观,以黄土高原为底色,以童趣大自然为主题,以会州童话“古经”及中国传统童话故事为素材,与黄土高原农民生活交融一起,展现中华历史文化。充分利用天然河道、黄土崖、山体、窑洞,农户饲养的羊、鸡、猪、鸽子及蜗牛,塑料大棚、四季果蔬、祖厉人家农家乐等要素,运用儿童游戏娱乐、家庭参与体验等方式,零距离触摸、饲喂、采摘、品尝、运动,参与的亲近体验,营造儿童亲水、亲土、亲昆虫、亲动物、亲作物的童话氛围。童话小镇的打造在保持村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以“门”为主线串联白杨林海、时光之门、民宿、农家乐、迷宫等十八个景观,以挺拔的白杨林和紫香的玫瑰海布景,以柴门、童趣、小院三位一体构建美丽的田园小镇。
会宁红军村
会宁南川·红军村乡村振兴项目是当地着眼于以红色文旅提升带动县域南部乡镇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会宁新模式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项目按照“文旅”+“农旅”+“康养+”的思路,采用‘两藤’(文化旅游藤和产业增收藤)串连‘多瓜’(主题文化园、休闲娱乐园,创业孵化园,种植园,养殖园)的结构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互融互动的空间功能布局,着力打造记住古镇乡愁、唤醒革命记忆、弘扬红色文化的红色旅游景区,让项目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村内有红色文化大观园、红色主题广场、通宁门、通宁河、伟人故居四合院、红色文物民间收藏馆、长征故事大型黄土雕塑墙、南湖湿地红军过草地等红色文化体验项目。红军村作为会宁县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提升红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的红色小镇,建成后将会形成集结在红色会师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体验在长征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街、红军路,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的全域红色旅游大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