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靖远等你来


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黄河披上霞光,一声高昂的风笛吹响,一条条巨龙穿过隧道,飞跃桥梁,给靖远儿女送来幸福安康。从此,诗和远方不再遥远,告别与重逢的时间缩短,在风驰电掣的路上,靖远搭上“和谐”的长风,傍着悠然的“子弹”飞翔。

舌尖上的美味



靖远羊羔肉,是华夏文化饮食中的一朵奇葩,有爆炒、红烧、黄焖、清炖、油炸、烧烤、手抓等多种作法,加之特殊的滩羊品种和生长环境,让你吃到肉质细嫩,没有膻味的上等滋补佳品。

本地流传着羊羔生长的顺口溜:饥食中草药,渴饮矿泉水。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它的美誉,靖远境内山大沟深,有屈吴山、哈思山、云台山,水草丰茂,气候凉爽,生长着柴胡、麻黄、益母草、甘草等数十种草药,山中泉水富含矿物质,从而有了味道鲜美的靖远羊羔肉。

去县城的各大宾馆、饭庄都会给你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正宗羊羔肉,美味的口感直达舌苔尖端。或者夜幕降临,去烧烤店,一串串穿在铁钎子上的羊肉经炭火洗练,香气四溢,撒上椒盐、抹上辣酱,更加入味。烤好后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嫩滑,焦酥,鲜咸,麻辣一瞬间都在口中翻腾起来舞蹈起来,真爽。

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到如雪的梨花,你或许会想到华北赵县的景观,每年四月初,25万亩梨花竞相绽放,万顷梨园银装素裹,宛如人间仙境,不愧是“中国雪花梨之乡”。但是,我今天带你去欣赏的是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的千亩梨花,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但它的花有其独特的美,果实更让你惊叹。

大庙村三面环山,紧傍黄河,有“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丝路古渡”等美誉,因盛产香水梨而闻名。村子及周边村落百年以上的古梨树有3600余棵。每年四月,这里的梨花都会如约开放,成为游客“打卡地”。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梨花,把大地装扮得粉妆玉砌,春风吹过,一阵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走近观察,洁白的五片花瓣,环绕着或紫色,或黄色的纤巧的花蕊,宛如仙子,玉骨冰肌,素洁淡雅,美而不娇,千朵万朵,压枝欲低。

花不但好看,果实更有来头,名曰香水梨,曾为朝廷贡品。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香水梨,即消梨也。它处不多见,深秋成熟,咀嚼无渣,至冬春间冻释成汁,天然甘美,诚珍品也。”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熟后摘下冻藏,肉质变成褐色,消融后果实变软,果皮易剥离,果肉汁多味甘,入口即化,酸甜可口,香味浓郁,能润肺、消痰、降火、解酒等,它的功效胜过赵州雪花梨。

夏日奇遇



繁花落尽迎夏来,大美靖远还有更珍贵的特产等你欣赏。首先给你讲一个鸽子变鱼的传说:“在黄崖、双漩一带天空飞翔的鸽子,每当夕阳西下,一双双,一对对,一齐飞向激流钻入黄河,一到河底则变成鸽子鱼。”

说来奇怪,这地方的鱼与众不同,偶尔被网住的鱼,圆头尖嘴红眼圈,体短而圆肥,隆起的脊背高悬,较大的胸鳍宛若鸽翅,远望犹如一只鸽子。这种鱼肉洁白少鳞刺,细腻白嫩,是滋补佳品。在清代,向朝廷进贡,又称宫廷鱼。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的鸽子鱼。”可见其味有多美!

邀请你来是看一看它们生存的家园,不是让你饱口福,因为这种鱼数量不多,故而珍贵。寒冬来临,它们在黄河底冬眠,初春苏醒,三四月产卵,夏季,黄河进入汛期,因河水浑浊,鸽子鱼游出水面换气,当地老百姓撒网捕捞。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黄河水污染,鸽子鱼几近灭绝。

近几年,环境治理使黄河水质变好,加之禁止捕捞,鸽子鱼有了安全的生存环境,繁衍生息,慢慢多了起来,与人和谐相处。  

看完鸽子鱼,又遇炎炎夏日,找个凉爽的地方,吃一口西瓜清热解渴。那我们去高湾镇,你绝对不敢相信,干旱,缺水的塬上会长出20万亩一眼望不到边的硒砂瓜。

这里的人们勤劳而又智慧,从春天亲手播下每一颗种子到夏天亲手收获每一个西瓜,全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每一颗瓜苗都吸收了他们的心血。从耕地、保墒到播种、除草、除虫、驱兔、固沙、收获,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是硒砂瓜甜的原因之一。

加之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因而糖分高,皮薄瓤沙,籽少富硒,瓜皮脆而韧,美誉四方,又耐长途运输,每到采收时节,吸引北京、广州、上海、湖南、贵州、山西、陕西等地客商前来收购,让每一位瓜农笑逐颜开。

奇果贡枣庆丰收



你知道“植物界的大熊猫”吗?它还有“中华第一果”的美称,它可在靖远有悠久的历史了,据考证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朝崇祯年间就已零星栽植。在东湾镇砂梁村乃家台子,生长着两株百年以上的古树,经鉴定大的一株有300年以上的树龄,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树龄在30年以上的有5000多棵。它就是我国北方珍稀树种,文冠果。

由于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在沙漠戈壁和冰天雪地里生长,可抵抗北方的干旱和严寒,抵御自然界的一切灾害。它的寿龄长达2000年,比胡杨还要长1000年,千年的古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因此,适宜于一些贫瘠之地,从2017年开始,靖远县多个乡镇大面积种植。

本地所产文冠果含油量高,品质佳,色泽清亮金黄,味道甘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高级药、食兼用油,是植物油中的极品,品质比橄榄油和油用牡丹油都要好,易于人体吸收消化,长期食用不会造成动脉硬化,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文冠果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美,是制作家具及器具的好材料。

给家人带一瓶文冠果油和茶,再去石门小口,尝一尝明清被列为皇室贡品的大枣。果实个大,肉质厚,含糖量高,维生素丰富,味美香甜,是人们公认的“活维生素丸”。



有机会一定要去小口看看,去靖远的各地看看,这里不但有特色产业,还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上有名的丝路重镇,素有“塞上江南”“陇上名邑”“黄河明珠”之美誉。让你收获满满,不枉到此一游。



自高铁来到靖远,在靖远的北滩站和靖远北站,人来人往,货架上摆满各种各样简单加工或深加工的特产,那些地摊小贩操着靖远口音,把四季新鲜的土特产零售,你看中的产品双手递上,或帮你提至候车室门口,补一句:祝你好运。



昔日寂寞的乡村沸腾了,旅游业兴起,那些站台附近的农民们除了种地,又多了一项创收的副业。推动乡村振兴,缩短城乡差距,协调发展,高铁功不可没,靖远的明天将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