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最美读书人”作品推送 —— 杨占权《与书为伴,让“躺平”人生开出思想之花》

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躺平”这个词,是他们在生活的某些阶段寻求自我调适的一种乐观心态。然而,对我本人来说,“躺平”却是命运对我的人生作出的沉重安排。37年前,由于在煤矿劳动时遭遇意外事故,出院后我的身体便被困在屋里的这一方炕上,内心也屡屡陷入消沉和绝望之中。



出于打发时间的考虑,我开始拿起书本,尝试在文字的世界中转换心情。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方法竟然奏效。文字的慰藉,让我内心逐渐恢复平静,思绪也慢慢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在励志人生类的书籍中,我和那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对话,也和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生活进行对话,并慢慢悟出一个道理——不被痛苦绑架的人生,才能活出意义和价值。

在未经受人生起伏的常人看来,这些道理也许是浅显易懂的,而且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但当我自己努力试图走出逆境,让自己的“心向”实现积极正面的翻转时,我不仅感受到了书中文字的厚重力量,也感受到了独属自我的这一份人生“真味”。任何事情都是正反两面的,在不幸遭遇的背面,我拥有自己的阳光,共享社会的关爱,也未被消极负面的思维定势“带偏”,我想自己是幸运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作也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一边读、一边写,我由内而外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文字品味罐罐茶中的人间烟火味,在生活的顺逆中辨析世事哲理,在社会现象中叩问时代变迁,在四季轮回中展现美丽的大山川。我如同小学生完成作业那样,将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从一开始的纸笔之间,到今天的数字化社交媒体,目前已经完成一份将近20万字的“作业”。《孩子,你读书苦,但父母更不容易》等文章,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共鸣。通过书写,我的精神和思想才不会被禁锢,也让书中思想在我的实际生活中焕发活力,为内心打开一扇面向广阔天地的窗口。

我相信,所有人都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去对抗来自命运的击打,并以现实可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阅读写作之余,我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身处困境的学生牵线搭桥,寻求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每年听到孩子们考上大学的喜讯,我认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也能够实现回报社会、传递关爱的价值。



作为一名会宁旱塬上的庄农人,我深知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繁衍生息,对于黄土有着娘亲一样的亲缘。降生时睡在温热的黄土炕上,婴儿期母亲把黄土涂抹在我们腋下胯下,黄土胜过爽身粉!少儿时,玩泥巴、刨土坑、在黄泥水中游泳,受外伤了用黄土随便一抹来疗伤止血。成年后,用黄土打庄箍窑盖房,祖祖辈辈在黄土地里刨食,苦过乐过笑过哭过,最后和黄土融为一体。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轮回着生生死死,成了黄土的精灵,黄土的魂!

在深厚的黄土地上,我们都是平等的!大多数人用双脚丈量生命。命运让我“躺平”,我选择翻过身来,这样我就可以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式——匍匐前进!

杨占权,男,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川村人。1987年,24岁的杨占权在煤矿工作时,由于煤窑坍塌事故导致高位截瘫。37年来,他一直积极向上,用阅读和书写的方式向不幸的命运抗争,用乐观和奉献的精神践行人生的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