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的记忆”白银黄河岩画展、“有凤来仪”白银八人书画展暨书画捐赠仪式在白银举行

岩画颂华章,翰墨迎国庆—— 

“岩石上的记忆”白银黄河岩画展、“有凤来仪”白银八人书画展暨书画捐赠仪式在白银举行


金秋九月,寸心寄华夏,岁月赠山河。9月26日上午,在祖国75周年华诞来临之际,由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白银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白银市博物馆承办的“岩石上的记忆”白银黄河岩画展和“有凤来仪”白银八人书画展暨书画捐赠仪式在西区文化中心门前举行。



在捐赠仪式上,杨万军等领导为八位艺术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收藏证书。艺术家们将自己的精品力作赠予家乡的博物馆,这是他们的夙愿,更是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博物馆建设的支持。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对于白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倍感熟悉和亲切。这方热土养育我成长,也是这方热土给予我艺术灵感和源泉。此次展览的举办,是我们以自己所学向家乡人民的汇报,也是我们“有凤来仪”的心愿......”西北师范大学的曹恩东先生代表八位艺术家发言。



在岩画展厅,来自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书画班的学生及喜爱岩画的观众驻足岩画展品前,细细观摩欣赏,拍照留念,跨越时空跟古代先民来一次心灵的互动。场景复原处,年轻人走进复原的石洞内美美地体验了一把。



漫步书画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展厅里人潮涌动,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青年学子,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一张张仔细观摩、品鉴,并拍照留念,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观众感慨道:“在白银能有如此上档次的书画展,真不错,我们可是开眼了!白银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和思维正在向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这是非常难得和可喜的!”



此次“有凤来仪”白银八人书画展共展出苏宰北、卢子茂、郑维勇、陈顺尧、张生宗、曹恩东、贾志发和罗春波八位白银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74幅。苏宰北先生作品泼墨大写、纵横捭阖;卢子茂先生作品浓墨重彩里激荡出灿烂辉煌的抽象世界;郑维勇先生作品不饰雕琢,随性挥毫,率真自然;陈顺尧先生作品宁静、淡雅的格调中显现出田园牧歌般的意境;张生宗先生作品书刻兼修,洒脱与朴茂并峙,清雅与雄浑共存;曹恩东先生作品碑行互掺、楷草成辉,运笔随性,畅达自如;贾志发先生作品温情脉脉,清丽温婉;罗春波先生作品传统笔墨里传递出对创新发展的深度思考。




笔会现场,人头攒动,现场观众都期望拥有一幅艺术家的墨宝。为了满足观众,艺术家们一直伏案创作,不辞辛苦,即使腰酸背痛、大汗淋漓,还一直笔不离手,直至观众满意而归。“无声”“宁静致远”“岩上春秋”“长乐无极”.....一幅幅书画作品跃然纸上,一时间,墨香氤氲,给这次活动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隶书古朴厚重,篆书神秘典雅,行书潇洒飘逸,草书豪放不羁;绘画作品各具特色,细腻的笔墨和生动的色彩里透着美与和谐,围观者啧啧称赞。



在一幅山水画作前,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曹恩东这样讲道:“这幅作品画出了我们西北人的味道,这就是今天所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为什么画,要把山山水水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观众们意犹未尽,书画展厅里墨香四溢。



“喜迎国庆”市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千‘岩’万语画古今”亲子活动同时开展。来自云锦幼儿园35名小朋友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认识了彩色辅助教材上岩画的图案。“一只羊,一只鹿,一个人,一张弓箭......”童声童趣在展厅里回荡。随后,兴趣浓浓的孩子们在牛皮纸做成的仿真岩面上,用蜡笔画起了自己眼中的岩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古人以金石为刀笔,在广袤苍穹下自由地凿刻,遂成岩石上的记忆;今人挥毫泼墨,在柔软纸帛上随性地挥洒,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有凤来仪。金石与狼毫,岩石与纸帛,虽差别巨大,但两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对于自然万物和生活的热爱与传承。



“岩石上的记忆”白银黄河岩画展暨“有凤来仪”白银八人书画展的开展,不仅是对岩画和书画艺术的一次展示,更是对白银文化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现,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白银、了解白银,感受白银文化的独特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