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最美读书人”作品推送 —— 牛雄国《我与范坡农家书屋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很多内容不求甚解,我却一直记得韩愈的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后来受经济所迫,初中毕业就早早步入社会打工。然而,从那时起,我早已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打工的艰辛从未阻挡我前进的脚步,日常摆放在床头的书籍,更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心灵慰藉。我与书,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段时间刚好读到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里面有句话令人无比动容,“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突然忆起自己上小学时,可读之物除了语文课本,就是从同学那里零星借来的《儿童文学》。我小学就读于县里的北关小学,每天从范坡步行去学校距离很远,周围的小伙伴大多也和我一样来自农村,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更别提去买课外书了,少有的《儿童文学》也是“一书难求”,只有那些县城里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同学才有,我也只能向他们借来几本以供阅读。每天放学回家后,我得先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才能抽出时间去阅读,以前也没有电,天黑后要读书就得点煤油灯,为了节省,我真正能用来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我也分外珍惜那些难得的读书时光。



开始打工后,忙碌的劳作占据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有时候累得倒头便睡。但在不那么忙的时间里,我也会省出点钱,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找个无人打扰的地方安安静静地阅读。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中国西北农村历史变迁的故事背景下,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轨迹令我深有感触,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不断地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有了孩子之后,我也会陪着孩子们阅读各种书籍,家里的藏书也越来越多。后来我的阅读兴趣转向了历史和时政,这让我时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作为农民更应该多读书,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理解国家政策,才能在农村转型过程中走对赛道。2012年,为响应国家更好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号召,我决定在老家范坡创办一个农家书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深深地知道在这个信息时代,农民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渠道依然受限,我希望这个书屋不仅仅是个书屋,更能成为乡亲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平台,成为全体村民奔小康的加油站。



就这样,范坡农家书屋终于顺利开启。在我的各方搜集和县图书馆的捐赠下,书屋的藏书达到了2万余册,除了阅览室,书屋还配套了娱乐室、健身室、放映室、农技培训室和展览馆。随后我开始积极动员村民来书屋学习,慢慢地大家对书屋熟悉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大人小孩都来这里阅读,我也时常去书屋打发时间。渐渐地,我发现阅读已经成了村里很多人自然而然的习惯。2020年,我有幸当选“白银市乡村领读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每当我站在书屋门前,我觉得阅读,同时带领更多人去阅读,便是我的初心和使命,我想用自己的一生去认真践行。


作者简介:

牛雄国,男,汉族,12年5月,自费出资创办会宁县会师镇汉唐街社区范家坡社农家书屋。书屋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平米。现有书图书20000余册。书屋全天开放、实行免费阅读。书屋辐射周边6个居民住宅小区,2个村社组,设有党建室、图书室、放影厅、科技展览室等活动场所。配备有桌椅、投影、电视、电脑、各种乐器、乒乓球桌、台球桌、综合性健身器材等设施。2020年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中,被聘为“白银市乡村领读员”。儿子牛博在2020年“发现乡村领读员”全县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比赛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022年被省文旅厅授予全省“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