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研学旅行 一节了解家乡的课堂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升级,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真正的研学是通过旅行了解新的文化、历史、科学和自然环境,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让孩子有所思、所感、所获。今年,靖远县教育部门组织了题为“深入了解家乡 情寄大美靖远”的研学活动,研学旅行内容丰富,成效显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来自靖远县北滩镇中心小学的李怡彤说:“今天我们去了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虎豹口、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靖远县博物馆,我了解到了我们靖远的农耕文化、高效农业,探寻革命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特别有意义。”




靖远县北部的八个乡镇距离县城较远,而有些小学生很少有机会出行,不能深入地了解家乡靖远的全貌。今年的研学活动以农耕文化、红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参观为内容,旨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和立体。家长们意识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重要,也逐步有目的让孩子通过不同范围的社交、旅行、研学活动踏出他们认识世界的半径。





在靖远县博物馆,孩子们用童稚与好奇的目光,捕捉着这里的一切。他们安静有序,跟着讲解员看马家窑的古今、听马家窑的过往,在散发古韵的画卷前驻足感受历史留存的凭证,仿佛穿越在时空的隧道里....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回馈是奋进。在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孩子们席地而坐观看红军在靖远强渡黄河动画片,感受发生在家乡的红色故事,身临其境,艰苦的战争岁月和红军的顽强力量,更加坚定了孩子们的理想信念。在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纪念雕塑前,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当年红军强渡黄河的悲壮故事,为先烈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用集体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方式表达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愿望。孩子们致敬红军强渡黄河雕像,并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国强”的条幅上进行签名。



来自靖安中心小学的王同辉说:“这个研学特别有趣,我知道了咱们靖远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知道了红四方面军在我面前的虎豹口这里渡河了,读完之后英勇地歼击敌人,将敌人打得抱头鼠窜。现在我感到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我们红军将士真的是太英勇了。”





在大坝村,孩子们参观了一所小型的民俗文化馆,通过一些老物件儿像收音机、手电筒、杆秤、耕犁等,领略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靖远县农村的巨大变化。休整过后,在水岸三合旅游景区,研学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手工拓印课程,这项课程锻炼孩子们的手工创作能力,让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在摄影展区,通过摄影作品了解靖远的发展历程。



靖安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张兴文激动不已,他说他们天刚泛白就起床,一天的时间下来参观了很多平时没去过的地方,尤其是下午的研学,让他们体验了活字印刷和造纸术,非常有趣,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读是方寸上的行,行是天地间的读。开展研学旅行,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更好地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缓慢的影响和被影响,触动与被触动的过程,我们宁可花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