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丰”景如画。
时下,正是大地回馈辛勤耕耘的季节。秋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醇香,广袤的黄土地上稻浪翻滚、玉米金黄、辣椒深红、瓜果飘香,靖远大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丰收气息。
盛世宏图,黄河再添飞虹桥;壮阔征程,靖远又兴惠民事。
这是全县50万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大喜事,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靖远发展史册的日子。
10月17日,聚焦美丽的母亲河畔,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正式竣工通车,令人心潮澎湃,振奋不已。
欢呼不断、掌声如雷,这是一个精彩绽放的瞬间,靖远人民迎来深具意义的一天,更是靖远梦想升腾的又一新起点……一座大桥的建成通车,点燃了靖远儿女激情奔跑的新希望,也必将成为助推靖远全面发展的新跑道。
一座大桥,一张靖远新“名片”
金滩黄河大桥是靖远县“十三五”期间大手笔打造的“四纵五横”交通干线骨架重要节点工程,总投资4.05亿元,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大桥桥梁全长1.089千米,主桥宽36.5米,采用双塔三跨斜拉结构,双向六车道,辅道路基宽13.5米。
靖远金滩黄河大桥峙跨南北,联结两岸,大桥桩基深度、桥梁跨度、桥面宽度列省内同类桥梁之先。先后获得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中国公路工法、中国发明各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以及首届中国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奖励等荣誉。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回首为大桥奋斗的这些年,我们既有追逐梦想的憧憬,更有默默耕耘的实干;既有栉风沐雨的磨砺,更有玉汝于成的欣喜。
我们不会忘记,每一个工作节点的顺利完成,无不凝聚着全县人民群众的关注期盼,汇聚了靖远仁人志士的智慧勤劳;每一个技术难关的成功攻克,无不蕴含着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辛探索,顽强拼搏,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每一个建设环节的向前推进,无不体现着责任部门单位的紧密配合,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结晶。我们不会忘记,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千百名建设者顶着酷暑、冒着严寒,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展现了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工匠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光荣的劳动者之歌。
一座连心桥,一颗为民心
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滋养着这方黄天厚土,赋予靖远丰富的资源、丰饶的物产、厚重的文化。过境154公里的厚爱偏顾,浇灌出了西北的“鱼米之乡”,使靖远成为甘肃省最大的全季节蔬菜生产县、最大的优质水稻生产县、最大的羊羔肉产地和集散地、重要的瓜类果品生产基地,赢得了“塞上江南”“陇上名邑”的美誉。
然而,多年以来,天堑阻隔、险隘难越,南北两岸、咫尺天涯,渔樵耕作多有不便,束缚着黄河两岸经贸物流的往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跨越,成为全县干部群众心中的一个块垒。改善县内交通,优化出县通道,便成了全县人民的梦想和夙愿。
黄河奔流惠靖远,党政戮力谱新篇。进入新时代,靖远县秉承“交通先行”理念,顺应民意,抢抓机遇,推进建设“四纵五横”交通干线骨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深入论证选定桥址,上下奔走,克服万难,谋划实施了以金滩黄河大桥为代表的一批道路桥梁工程,不断疏通走出去、引进来的脉络,努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使靖远人心心念念的夙愿成真,群众无不感念盛世德政。
金滩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为靖远开放发展开辟了新通道,极大完善了城乡路网格局,极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能力,极大增强了经济辐射带动力,极大优化了县域营商环境,有效拓展了全县发展空间,使得运输服务更加优质,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对加快全县新型城镇化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步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金滩黄河大桥如一条卧龙,跨越黄河两岸,拥吻城南城北,定格十字坐标,打通了经济发展“大动脉”,是靖远县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物和打卡“网红地”,是靖远儿女在新时代谱写的一曲奋进之歌,更是对靖远人民拼搏奋斗精神的最佳诠释。
一桥飞架,万象更新,她是艺术的;碧水蓝天,长虹卧波,她是美丽的;桥通南北,携手可达,她是便民的。
桥与路,在连接与融合间,不断延伸;人与城,在期许与梦圆后,激情奔跑。
一座有水的城市,因为桥梁而有了诗意
在靖远,一座桥就是一个景点。
平堡黄河吊桥、靖远黄河公铁两用桥、靖远黄河大桥、糜滩黄河吊桥、靖远金滩黄河大桥、高铁黄河特大桥、三滩黄河公路大桥依次排开,横跨在滔滔激流、九曲回肠的黄河之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座座桥梁,点缀着母亲河柔美的身姿,承载着靖远人民每一天的生活,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融入城市的风景,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改写了靖远大地的时空格局,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为经济社会发展铺就通途大道。
桥为点,路为线,从城市到乡村,穿越稻田、湿地、青山。10月9日,银兰高铁甘肃段试验检测列车驶过靖远黄河特大桥,工程联调联试工作顺利推进。银兰高铁中兰段预计于12月底开通运营,也标志着靖远即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靖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千年古城将绽放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交通,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努力构建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十年织锦绣,描绘了靖远县的美丽和富庶;十年赶考路,书写了靖远县的绽放和荣光。党的十八大以来,靖远县以打造“实力靖远、魅力靖远、活力靖远、生态靖远、幸福靖远”为目标,把强化路网配套,提升通达能力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坚定不移实施“东扩北拓提中心”的发展战略,注重以大交通拉开县城建设大框架,打通对外“大动脉”,畅通域内“微循环”,推进城市“智慧化”,进一步优化了立体交通网络,极大方便了群众快捷出行,加速了沿线人、物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兴,则城市兴。十年来,靖远县着力打造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交通走廊,构建起了以县城为中枢,以高铁高速为主轴,以国省干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和村级公路为脉络的“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共投资15亿元,硬化农村公路2700多公里,修建便民桥30多座,有序推进一批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道路建设。2021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3100余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541公里,实现了18个乡镇100%通油路,176个建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用心用力描绘了一幅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条条道路蜿蜒穿行,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一辆辆公交穿行城乡,这是刻画在靖远大地上的生动画卷,它们见证着靖远的历史变迁,让靖远山乡串联,时空缩短,城镇发展步伐加快,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城市共成长,让生活更美好
翻开靖远的城建篇章,重温十年的砥砺奋进,这座城市面貌变化彰显了“山水气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城市建设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建筑错落有致……登山远眺,目之所及,秋色绝美,层林尽染,大河东流,风光旖旎……乌兰山、黄河、大桥、靖远,一山一河一桥一城,搭配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十年可以改变什么?看“城”绩,说“城”果,感“城”效,对比靖远今昔图,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县城大了,楼房新了,夜景靓了,道路宽了,滨河路美了,环境越来越怡人了……
靖远,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如今,靖远农村公路通村入户,连通城乡,农产品货畅其流,致富百姓。笔直宽阔的县道、四通八达的乡道,多座大桥横跨黄河两岸,深刻改变城乡面貌,外商和游客纷至沓来。逛三合、访大庙、游石门、品美食、赏文化……一条条道路穿越阡陌之中,一座座桥梁联通南北,串联起了全县乡村美景,也勾勒出靖远县推动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
同心喜迎二十大,擎旗奋进新征程!在这重要时刻开通的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是践行不忘初心、改善人民群众出行体验的“民心桥”,是完善靖远交通体系、连接县城与高铁站的联运桥,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桥”,是助力靖远实现城市新活力、出新出彩的“地标桥”,是重点展示靖远文化的“景观桥”,更是用绣花功夫绣出来的“精品桥”,是靖远努力在改善民生上走在前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
化群众愿景为幸福实景,桥梁与道路建设是靖远城市快速发展的一个侧影,折射出新一轮靖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硕果,彰显出靖远县委、县政府全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初心和担当。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交通,延伸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努力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都能切实感受温度、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靖远一直在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
畅通“路循环”,夯实“硬基础”,做活“水文章”,刷新“绿画卷”,靓出“高颜值”。这里,上演着热火朝天的今朝换新颜;这里,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赶超跨越新局面。
兴黄河之利,襄发展大业。靖远金滩黄河大桥正式竣工通车,是靖远县委县政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水平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是靖远儿女对伟大时代和伟大事业的一曲由衷礼赞,更是靖远大地万千劳动者建设美好家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情诠释。
黄河欢腾歌盛世,金桥飞架展宏图。未来,随着靖远城市版图的扩展,条条“经纬”将勾绘出更加美好的品质生活。靖远,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正以坚实稳健的步伐,不断迎来一次又一次嬗变,绽放出多彩魅力。靖远,一个个惠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谱写出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安居乐业的幸福篇章。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乘着时代东风,发挥县域优势,聚焦“一核引领、两翼协同、五区联动”发展定位,开拓创新,持续掀起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积极争当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靖远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