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花竞放,书香满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从即日起,市图书馆将相继推出“白银最美读书人”系列作品展示,从不同角度关注全民阅读,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银最美读书人”书香馥郁的人生世界。
流年读书记
文 | 周建芝
人生流年,故事很多,尽在书中。
书籍是神灯。
生于贫困农民家庭的作家乌皮特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我的父亲从小跟着当过私塾先生的太爷爷识文断字,可是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作为老大的他不得不在十二三岁就打零工补贴家用,后来成为了一名汽车修理工。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父亲依然坚持着对读书的热爱。
书籍就是照亮父亲生活道路的一盏神灯,他希望这盏神灯同样能给孩子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我和弟弟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时候父亲送给我们的“礼物”永远都是“小人书”。那时,“小人书”既是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的课外读物。正是在那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里,我们体会了孙悟空消灭妖魔鬼怪的快意,也感受了梁山英雄好汉的豪气,它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巨大的力量。偶尔,也会读到父亲借来的像《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林海雪原》《地道战》等彩色的电影、戏剧连环画,这给我们匮乏的生活抹上了一层亮丽的颜色,也使我们姐弟俩成了学校为数不多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名人物”。
书籍是朋友。
法国作家雨果说:“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人与书的相遇,就像是交朋友,是需要一些缘分的。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小姑姑上高二,她是一位“骨灰级”的文学爱好者。我的第一部“大部头”小说《秋海棠》,就是在她那儿“蹭”的。她把借来的书放在有一米宽的农村装麦子的柜子最里面,每天放学后,小个子的我总会站在条凳上,趴在柜子上如饥似渴地阅读,从此我就和金庸、古龙、琼瑶的小说成了“好朋友”,至今对他们不离不弃。
中考的那几天,我和奶奶住在小叔叔的宿舍里,我发现他的书架上居然有《红楼梦》,于是“不顾一切”地读了起来。不识字的奶奶以为我在复习功课,总是在耳边心疼地劝我休息;我心里也惦记着考试,顾不上细看,读得很不踏实。但是,在我心里《红楼梦》已成为了一个朋友,之后时不时都要和这位“朋友”“促膝长谈”。
“把卷人俱老,逐年境不同”,早年的读书经历成全了后来的我,不管成长遇到什么样的境遇,书籍都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书籍是钥匙。
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妈妈,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天有多蓝,我就有多爱你”!这是我作为志愿读书人,每周三下午给金太阳幼儿园的小朋友读故事书。看到孩子们可爱的脸庞随着故事情节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愁云密布;听到孩子们“老师,草有多绿,我就有多爱你”的表达,我的心都要被融化了。
从2018年开始,为了让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我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听课、教研,偶尔也“客串”一下幼儿园老师的角色——给孩子们读书。手中五彩斑斓的故事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通了我和孩子们心灵之间的隧道,我们共同探索隧道里的秘密;这把钥匙也仿佛打开了时空隧道,让我穿越到了“小人书”的童年时光!
拜书为师,结书为友,读书为粮,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作者简介
周建芝: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硕士研究生,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语文学科高级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完成省级课题三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并多次获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