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虎豹口:红军强渡 镌刻忠魂

红色是这处黄河渡口炫目的符号

这里浸润了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水

见证了红军强渡黄河的英雄壮举


△著名雕塑家孙纪元创作的红军强渡黄河塑像


红西路军从这里出发踏上浴血河西的征程

长征精神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这里就是虎豹口


△虎豹口即景


虎豹口原名河包口

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城以西

约8公里处的黄河岸边

祖厉河在此汇入黄河

古丝绸之路北线转而向中线从此通过



虎豹口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渡口

在汉代就已形成

明清时作为官渡为兰州靖远交通要津

有木船数只终年供渡昼夜繁忙

虎豹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红色地标

历史的时针拨回20世纪30年代


△虎豹口旧貌(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微信公号)


1936年10月

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

计划红四方面军两万余名将士不畏艰险 

英勇奋战突破国民党重兵把守

在虎豹口一线成功强渡黄河


△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展出靖远县的大芦子造船照片。


当年红军渡河时

河面宽达八九百米

红军不分白天黑夜加紧造船

仅用8天密造16只小船

加上被群众隐藏起来的船只

大小共计22只木船

滔滔黄河 奔腾咆哮

小船驶渡 颠簸飘摇

1936年10月24日晚11时

22只木船和一部分羊皮、牛皮筏子同时下水

在船工的帮助下红军战士们乘木船和皮筏

迎着汹涌的黄河巨浪直冲对岸


△虎豹口渡河战役遗址(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1936年11月11日

全部渡过黄河的21800余名红军将士

经驻扎休整后组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踏上了征战河西的艰苦征程


                                                                                                              

八十余载弹指一挥间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

如今的虎豹口建起了纪念雕塑

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而虎豹口两岸早已换了人间


△图源:白银文旅


山岚瑰丽,沃野锦绣

物产丰富,人文荟萃

被誉为“黄河明珠”的靖远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

△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白银文旅)

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内

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红军遗物

都在讲述80多年前的长征故事

新长征路上虎豹口—红西路军浴血河西出发地的名片

定将越擦越亮红色故事也将越讲越精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