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境内历史名人——杨思

杨思(1882—1956)字慎之,会宁县城东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三甲第45名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作为甘肃首批5名留学生之一,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同去的甘肃进士有万宝成(会宁)、范振绪(靖远)、闫士麟(陇西)、田树梫(皋兰)共五人;未毕业即回国,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代理甘肃省长。杨思民国21年任甘肃省通志馆馆长。曾主持编修《甘肃通志》,纸稿于1936年脱稿,为“甘肃省三大通志”之一。1947年10月当选“国大”代表,翌年3月出席民国政府在南京召开的“行宪国民大会”。1955年2月任政协甘肃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他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在西安生活了两年时间。他诗词书法俱优,50年代初游览华山,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吟诗一首:“七十来游太华峰,莲花顶上倚青松。西瞳绝塞八千里,东瞰雄关百二重。岭云变幻朝霞外,渭水萦回夕照中。我是风尘厌倦客,息心高卧学仙翁。”该诗后来被文人评价很高。

他一生历任要职,颇有劳绩,并关心桑梓文化建设。民国12年(1923年)捐银洋1000元,兴建桃花山魁星阁。1951年,捐献银洋千余元,支援抗美援朝。1956年10月27日病逝兰州,邓宝珊、王治歧、蒋云台、高健君、裴建准、万良才、水梓等43人组成治丧委员会。11月3日省政协在文化会堂召开追悼会,全国政协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敬献了花圈。省政协副主席马悖靖致悼词,省长邓宝珊讲话,他说:“他积极接受中共领导,几年来在他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项职务中,做了不少事情,对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起了很大作用。杨先生这种接受中共领导、关心革命事业、爱祖国、求进步的精神,是值得永远纪念和发扬的”。

从流传于今的部分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才情和永不磨灭的艺术价值。

杨思作品赏析


◎杨思行书立轴一

◎纵 142厘米 ,横69厘米。纸本。

◎款识:实斋大兄大雅属    慎之杨思

◎钤印:杨思字慎之印(白)   癸卯联捷翰林(朱)

作品笔力透纸,功夫遒劲,时人评其书“飘逸潇洒,有赵王之韵”。



◎杨思行书立轴二

◎纵 178厘米 ,横96厘米。纸本。

◎款识:子实仁兄大人雅属    慎之杨思

◎钤印:杨思字慎之印(白)   癸卯联捷翰林(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