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地标美食”锁味蕾 食旅融合促发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会宁:“地标美食”锁味蕾 食旅融合促发展


吃一餐饭,体验会宁特色味道,记住会宁印象。会宁县立足区域特色地标产品,推出会宁“地标餐”菜单,促进美食、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凛冬时节,喝上一碗香滑软糯的热羹,不仅可以解寒解冻,还能起到滋补润燥、养胃暖胃的效果。在会宁县会师楼大酒店,以会宁特色地标产品为主料的玫瑰扁豆羹就受到了顾客的热捧。

会宁县会师楼大酒店餐饮部经理唐志强告诉记者,“会宁地标产品丰富,我们会师楼利用自身优势,以会宁扁豆、会宁莜麦等为主料,以玫瑰、葡萄干、花生碎等为辅料,特推出会宁地标餐——玫瑰扁豆羹。此羹小火翻炒、慢火熬制两小时,口感细腻香甜,是老少皆宜的一款美食。”




这边的玫瑰扁豆羹正在热售,那边的又一款色香味俱全的会宁“地标餐”又新鲜出炉了。在厨师们的精心烹调下,这些“地标餐”备受大家的青睐。

会宁县马银宝美食城教场店经理武亚红告诉记者,“将会宁丰富多彩的地标产品加工成各类小吃和套餐,赢得了顾客的一致好评。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我们以会宁羊肉为主料的羊蝎子火锅、黄焖羊羔肉、手抓羊肉等菜品,每天的销售量均在200斤以上。”



食之味美,谈之兴怀;地标美食,饱含了一座城市地理人文传承的味道。会宁县立足县域独特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小杂粮”等农业特色产业,成为“中国肉羊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成功注册会宁羊羔肉、会宁苹果、会宁扁豆、会宁莜麦、会宁党参等18个地理证明商标和会宁胡麻油1个保护产品国家地理专用标志。2023年以来,凭借全县独特的地标产品,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会宁县推出以小杂粮为主的大、中、小三种“地标餐菜单”,不仅促进了区域特色地标产品与餐饮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为餐饮业带来了新风尚;更推动了会宁地标产品食材扩销,提升了会宁品牌省内外影响力。



会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保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立足县域‘农业优先 文旅赋能’定位,充分挖掘‘土特产’潜力,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继续做优做强以会宁地标产品为原料的‘地标餐’,让特色美食口感享誉神州大地、风味润泽千家万户,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体系中成为新的闪光点,进一步促进餐旅融合,擦亮会宁旅游品牌,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