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白银要闻

志愿红暖了铜城​——白银市打造“一县一品”志愿服务新体系

会宁县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赵芳(左)上门照顾老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夏丹丹 通讯员 宋勇锐

会宁县针对农村老年群体,推出“银龄守护夕阳红”项目,构建起“30分钟服务圈”,累计服务老人超2000名;

靖远县以“我的城市我的家”为主题,组织80余家单位8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参与环境、交通、文明等五大领域治理,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景泰县聚焦心理健康,打造“心守护·景泰行”品牌,开展专业服务200余场,覆盖1.2万人次……

去年以来,白银市系统推进“一县一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通过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构建起服务规范、参与广泛、机制健全的志愿服务新体系。随着志愿服务创新实践在白银大地纵深推进,一幅县区创品牌、服务显特色、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图景渐次铺展开来。

品牌立得住,机制是关键。白银市坚持机制创新与服务实效并重,推动志愿服务从“普惠式”向“精准化”转变。景泰县组织56名持证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培训、案例复盘,同步实行“一人一档”回访机制,确保心理服务精准长效;会宁县细化23项养老服务清单,推行“1+N”基础服务与个性需求相结合模式,精准匹配老年群体需求;白银区通过“党建+医疗”模式,整合30余名中医专家及200余名医护志愿者定点开展延时服务,破解群众“看病难、没时间看病”难题。

景泰县心理健康协会志愿者开展婚前心理辅导。

白银市还整合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及市民群体力量,形成“党员带头、专业支撑、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矩阵。靖远县建立“领导带头、党员跟进、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机制;白银区“中医夜市”由党组织全程协调保障;平川区依托书院吸引志愿教师常态化投入,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落地生根。

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白银市的亮丽名片之一。

从会宁县的“银龄守护夕阳红”、靖远县的“我的城市我的家”到景泰县的“心守护·景泰行”、白银区的“中医夜市”、平川区的“书香有声·德润心灵”,志愿服务如春风化雨,持续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