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白银 我们的“十四五”】平台搭桥梁 技术破壁垒
——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平台已入驻企业1308家,发布科技成果834项,汇聚仪器设备600余台(套),总访问量超4万人次……”这组亮眼的数据,是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两年来的成绩单。
“十四五”以来,白银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平台建设聚合创新资源,以技术攻关突破产业瓶颈,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3年8月,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正式上线。2025年,该平台提档升级,增设了兰白两区前沿科技、科技人才等模块后,形成“仪器共享、成果转化、政策解读、人才对接”四大核心服务体系,成为白银这座老工业基地的“科创枢纽”。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保卫告诉记者:“通过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企业轻点鼠标就能预约仪器、对接专家,创新资源真正实现了‘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
“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就像科技领域的‘淘宝网’,让资源供需能够精准匹配。”保卫坦言,目前平台已提供政策解读、业务咨询等服务1000余次,仪器设备预约使用超500次,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我们的检测设备通过平台上线后,周边企业的检测业务量明显增加,同时也能通过平台解决自身研发中的检测需求。”西北矿冶研究院冶金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李彦龙的感受,正是平台资源聚合效应的生动写照。
依托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资源聚合优势,白银市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西北矿冶研究院经过多年攻关,于2024年5月建成年产50吨精碲生产线,这既是省内唯一的碲规模化生产线,也是国内最大的单系列精碲锭生产线。同步投运的1.5吨高纯铼条制备项目,每年可处理30万吨废酸,产出5.6吨铼酸铵,产品纯度达“四个九”标准,为高端材料生产提供了稳定原料。
“通过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我们能够高效对接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与企业的产业资源,为技术研发搭建起协同合作的桥梁。在研发过程中,若遇到自身难以满足的检测需求,借助平台可快速获取专业检测服务支持,有效破解研发瓶颈。”李彦龙表示,依托平台赋能与技术攻关,目前白银市高纯碲产量居全国第三,其稀散金属综合回收技术更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十四五”以来,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科技经济贡献率持续攀升,分别达到57.51%和61.1%。争取国家、省级项目144项,获项目及奖补资金1.87亿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0项、“揭榜挂帅”项目9项,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在政策引导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8家。
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白银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正谋划多元化运营新模式。“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持续优化服务功能,让创新活力充分释放。”保卫表示。从平台赋能到技术突破,从政策护航到产业升级,白银市正以科创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