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00000000000000/2024-00001 生成日期: 2023-02-27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企业,作业,生产,隐患
所属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 白银市人民政府
白银市2023年工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3-02-27 14:46
浏览次数: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守牢降低事故总量、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目标底线,持续推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两大体系建设,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严格规范特种作业、外包作业、检维修作业和危险作业风险管控,持续深化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执法水平,促进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目标

加强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能力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冶金、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重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有限空间作业“先扫码、后作业”试点成果得到全面推广。以杜绝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共同促进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两大体系建设

1.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达标质量和达标率;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达标企业动态监管,巩固提升企业安全标准化水平扩大创建覆盖面,持续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加快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在冶金等工贸行业推进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督促企业根据风险点、风险等级,落实好控制措施;突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风险管控,防范控制化解风险,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好闭环管理;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工贸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自改,最终形成闭环销号的安全自主管理;在冶金、有色两个高危行业率先开展“双体系”建设,将企业进行分级分类,逐步深入推进“双体系”建设工作。

(二)强化“四类作业”风险管控

3.强化特种作业风险管控。督促企业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用工管理,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审查,用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支持举报无证上岗或持假证上岗的问题线索。强化特种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安全监护。

4.强化外包(委)作业风险管控。督促发包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承包单位资质审查,对外包(委)单位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按照本单位从业标准对外包(委)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严禁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5.强化检(维)修作业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检维修7条”安全措施,全面辨识各环节主要安全风险,科学制定检维修计划。临时增加作业内容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要充分论证临时新增作业对现有检维修作业造成的安全影响、是否具备并行作业条件等,严禁只加工作,不加安全管理。

6.强化危险作业风险管控。认真落实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吊装、动火、高处等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坚决做到“四个务必”,即务必履行作业审批手续、务必做好现场安全监护、务必做到能量隔离、务必备足消防措施。加快推广应用有限空间作业“先扫码、后作业”试点成果,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和有限空间救援“十必须”规定。

(三)深化安全生产“三类专项整治”

7.深化金属冶炼专项整治。以铁合金、铝加工(深井铸造)、采用熔铸工艺的机械加工企业及冶金有色企业为重点,聚焦《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等开展精准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未批先建、采用落后工艺设备、重大安全隐患未有效治理等违法违规行为。

8.深化粉尘涉爆专项整治。以金属粉尘和木质粉尘涉爆企业为重点,聚焦除尘系统防爆、防范点燃源措施、粉尘清理处置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涉爆粉尘企业除尘环保项目源头把关,严格安全评估和审核验收,确保粉尘收集、输送、贮存等环节的环保设施设备符合粉尘防爆安全标准要求。

9.深化涉氨制冷专项整治。以设计氨储量10吨及以上企业为重点,深化“人员较多生产场所使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空调和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独立操作间且操作间作业人数超9人”两类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整治速冻机物理隔离、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警示标志设置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等问题,不断提升氨制冷机房氨泄漏报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0.推广“互联网+执法”系统。加强“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模块应用,督促金属冶炼、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企业录入安全生产信息,大力开展“互联网+执法”,按规定录入典型执法案例。根据《金属冶炼目录(2015版)》,督促各县区县应急管理部门重新摸排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现状,特别是采用熔铸工艺的铸造企业,建立健全高危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

11.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鼓励金属冶炼企业在劳动作业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人员安全风险大的岗位使用工业机器人作业;健全完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生产数据的集中监视、设备的远程集中控制以及异常报警提醒等功能。积极探索创新涉尘场所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方式,试点探索涉尘场所可视化监管,对粉尘涉爆场所人数超限、违规动火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五)强化执法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12.严格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针对2022年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巡查、大检查和会诊式督查等形式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汲取教训不到位的企业,将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合理制定执法检查计划,依托市级安全专家库,主动服务企业安全发展,重点对冶金、有色等安全风险高、隐患问题突出的企业开展常态化、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和执法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有效提升安全执法监管水平。

13.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清零行动。以冶金、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冶金建材企业钢结构筒形仓等为重点,突出特种作业、外包(委)作业、检(维)修作业、危险作业(含有限空间作业)等,全面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企业进行“一案双罚”,确保重大隐患清零销号。

14.全面推广有限空间作业“先扫码、后作业”。下发《关于在全市工贸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有限空间作业“先扫码、后作业”的通知》,将有限空间作业“先扫码、后作业”列入县区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组织开展观摩学习和现场培训,不断提升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