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7623704892/2024-156053 生成日期: 2024-02-06
文       号: 关键字: 防汛,落实,加强,预警,部门
所属机构: 市应急局 发布机构: 市应急局
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白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发布时间:2024-02-06 17:54
浏览次数:

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为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实际,制定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平稳度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氛围。

二、总体目标

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中心,以落实防汛抗旱减灾责任为抓手,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紧盯河道堤防防守、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城市排洪等防洪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监测预警,科学调度防控,全力抢险救援,全面做好防御救援各项工作,确保重要河流、水库、城市、重要设施防洪安全;确保一般山洪灾害人员不伤亡,遇重特大山洪灾害,及时预警转移、全力抢险救援,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确保干旱少雨时段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动员做好抗旱农业生产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提早安排防汛抗旱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在汛前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认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防汛风险,梳理防汛工作任务,分解落实防汛责任,组织做好风险排查整治、防御救援准备工作;加强应急救援协调,靠前指挥调度,组织做好预警避险、抗洪抢险工作。各级防指要切实扛起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和调度指挥的职责,全面把握防汛抗旱形势和工作动态,横向督促协调到位,指挥调度有力有效,应急联动协调高效,纵向部署精准全面,措施跟踪到位,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二)健全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各县区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防汛责任制度,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汛前,落实5个县区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78个乡镇街道山洪灾害防御行政责任人和2条主要河流、6座中小型水库防汛行政、部门责任人,分级公示备案“四级”包抓责任人,强化山洪灾害“四级”包抓责任制报市防指办备案。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和行业防汛安全实际,逐级分解落实行业防汛责任。气象部门要落实天气形势分析、及时准确提供雨情气象预报预警和旱情、雨情实时服务。水务部门要及时准确提供水情预报预警,落实河流、水库、淤地坝、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洪安全措施责任,分级公示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住建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级城市防涝安全责任,明确管网疏浚、积水监测、雨期排水等工作责任;交通部门逐级落实各类道路桥涵淤塞堰塞风险监测、警戒管控责任和措施。应急部门要落实尾矿库等重点工程防汛责任制,落实地方和部门防洪安全责任人,由县、区级防汛指挥部备案公示,落实抢险救援应急准备县区、各成员单位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工职责,形成责任清单,采取文件送达、媒体公示、致函提示等方式,告知防汛抗旱责任,督促履行职责。

(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集中汛前有利时间,分级开展汛前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做好防大汛、抗大洪各项准备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围绕责任分解落实、联动机制建设、防汛物资储备和队伍组织等重点工作,完善指挥调度机制,强化应急救援保障;要紧盯水库度汛、城市防涝、道路桥涵、涉水建设和生产经营等重点工程、重点区域,排查责任不到位、管理薄弱、设施损毁等安全隐患,分部门落实整改措施,强化防汛保安全各项责任;要充分认识山洪灾害防御这一难点重点,深入一线指导开展隐患排查,突出预警到户到人、预案演练、转移避险路线和安置地点确定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和漏项,细化整改措施,跟踪整改到位。

(四)完善暴雨洪水预警机制。各县区防汛指挥机构要与气象、水务部门建立雨情、水情预测、监测信息报送共享制度,靖远、会宁要与驻地水文监测单位签订江河汛情服务机制,改造提升雨情、水情实时监测和共享能力。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高等级预警时,要第一时间电话报告本级防汛负责人。同时,及时提醒预警覆盖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能收到、有回,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及时科学高效处置各类突发险情灾情各乡镇、村社要重视河道上下游的暴雨洪水临近预报预警和叫应叫醒机制,在基层防汛预案中要明确暴雨洪水临近预警人员台帐,流域上游有重大汛情、险情要第一时间向下游乡镇、村社预报,确保度汛安全,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

(五)加强防洪工程调度管理。工程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审批水库水电站防洪调度计划,完善洪水调度方案,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下游洪水风险预警各项措施,汛前批复执行。水利、发改、应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强水库、水电站、淤地坝、尾矿库等蓄水拦挡工程运行管理和监管,落实工程巡查监测、水情测报等措施,确保稳定运行发现险情、发生汛情要及时采取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及时报告通报情况,配合各级防汛机构和下游村社做好抢险和疏散转移工作要加强蓄水拦挡工程调度管理,严格执行运行规范和调度计划,科学调度、合理调蓄、平稳蓄泄,确保工程及下游群众生命安全。

(六)加强行业防洪安全管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深刻汲取近年多次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教训,加强涉河涉沟建筑施工场所、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合理规范建设临时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保障建设项目上下游、左右岸公共防洪安全;加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跨河桥涵排查与整治,指导基层做好县乡道路桥涵安全排查,保障交通及公共防洪安全;加强旅游景区防洪安全管理,督促指导涉水景区管理单位、旅游公司分析景区和线路防洪安全风险,优化开放时间和运行计划,加强警示宣传,落实警戒、劝返、疏导和排水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七)加强城市防洪安全管理。住建、水务等部门要督促指导市县及防洪排涝设施管理单位认真摸排外洪内涝风险,统筹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落实防洪排涝安全措施。突出低洼区、地下空间、管廊、下凹立交桥等易涝区域,强化监测预警,疏通排水管道,维修排水设施,完善防涝预案,全面落实内涝应对各项措施。加强城区和周边洪道沟道管理,清理整治乱倒乱建乱堆等问题,疏浚行洪断面,提升防洪排洪能力。加强城区河道景观工程调度监管,排查塌坝启闸等安全风险,落实生产调度、警戒、抢险等各项责任和措施。

(八)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应对。各级政府水务部门要组织、指导进一步排摸山洪灾害风险,完善风险区人员台帐,优化转移路线和安全区,强化工作基础;复核落实乡镇、村社山洪预警信息员,确定预警联络方式,汛前提交县级气象部门、水务部门,支持更新完善预警系统;督促指导细化村社预警信息接收、发布流程,靠实“最后一公里”工作任务,切实完善山洪预警体系;逐村组织开展山洪预警避险预案演练,提升干部群众防御应对能力。强化防御责任。以县级行政首长责任为核心,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级领导包组、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四级包抓责任制,细化责任措施,明确风险隐患排查、预案完善演练、预警叫应到人、转移避险等职责,组织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应对二是加强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监测站网布局,细化暴雨落区预报,加强基层业务指导,强化县级气象部门预警职责和能力水利部门要加强雨量监测站网覆盖和运行维护管理,强化暴雨山洪监测预警能力,细化预警提示信息和指令,提升监测预警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指令性。三是做好服务指导。水务、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进一步分析研究观测站与流域、沟道的关联关系,健全上下游联动预警机制。加强与山洪易发区乡镇进行对接,指导完善响应处置流程,点对点做好风险提示和预警发布支持险区群众快速转移避险。四是强化转移避险加强沟道出山口、弯道、水高人低、断面狭窄、桥涵卡口、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风险辨识,紧盯零散住户、外来人员野外施工作业、涉河涉沟在建工程和生产经营单位等死角盲区,全面掌握风险区人员状况,按照“安全、就近、快速”的原则,合理确定转移路线和避险安置地点,明确弱势群众帮扶措施,切实抓好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五个关键环节工作,确保预警转移不落一户一人。

(九)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县区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要积极与驻部队对接,明确防汛抗旱责任和任务,完善救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主力作用,加强实战化训练演练,提升防汛救援能力进一步摸清区域各类施工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物资机械市场资源,建立协议调用、紧急征用等机制,落实抗大洪、抢大险的人力和物资保障措施;加强防汛经费使用管理,抓紧完成物资设备采购,强化物资设备保障能力。强化物资设备保障能力,有关防洪工程、在建工程主管部门要以工程管理单位为主组织抢险队伍、储备必要物资,做好汛情险情初期响应抢险的准备。加强基层预案演练,进一步完善各类预案,科学准确判断风险,制定合理对策措施,逐村开“一村一案”、“一灾一练”工作,要加强宣传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十)加强干旱防御救援工作。气象、水、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紧盯预测干旱时段,及时分析气象干旱要素,掌握河流来水、工程蓄水、人畜缺水、耕地墒作物旱情,会商研判干旱态势,做好防旱抗旱调度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各项准备,适时开展增雨作业,增加有效降水;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掌握越冬作物冬眠、返青及春播地墒情等情况,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全面落实春耕农业抗旱措施,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水务部门要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落实应急供水措施,做好拉运送水准备,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优化灌溉计划,合理调度水量,力争扩灌抗旱。水务、应急部门等部门要做好旱灾核查和灾情上报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