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7623704892/2022-156037 生成日期: 2022-04-29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工作,机制,建设,管理
所属机构: 市应急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2022年消防安全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2-04-29 14:42
浏览次数:

2022年全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着力在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防范消防安全重大风险、夯实消防工作发展基础、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等方面求突破,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维护全市消防安全形势平稳,高质量推动“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开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健全消防法规制度体系。修订《白银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白银市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市政消火栓办法》、《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以及《消防救援车辆装备建设三年规划(2022-2024年)》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打基础、管长远”的消防救援工作制度规定体系,为全市消防救援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和科学指导。贯彻落实《白银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开展新一轮城乡消防规划编修,结合老城区更新改造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加快城市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抵御火灾的韧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村庄整治等工作,同步规划建设乡镇、农村消防力量和消防器材配置点、消防水源等设施。

二、夯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消防安全重大问题,政府常务会每半年至少研究部署一次消防安全重点工作。抓住产业升级、老旧小区改造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等有利契机,一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行机制,完善会议研判、工作部署、警示提示等工作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法规政策、规划计划,纳入日常管理、检查督办、考核评比等内容,定期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年内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交叉互查、完成1家本级消防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压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持续抓好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切实培养一批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

三、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深入贯彻落实“3·31” 国务院安委会、省安委会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十五条硬措施”要求为抓手,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定期分析研判评估消防安全形势,及时部署季节性、常态化火灾防控工作,服务保障安全大局。持续深化三年专项治理,攻坚落实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及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紧盯“高低大化”、“老幼古标”等传统高风险场所以及密室逃脱、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风险,突出城市燃气、村民自建房、老旧商混、易地搬迁、疫情防控等关系民生的消防安全工作,分类施策、精准治理、巩固成效。结合区域火灾隐患特点,部署开展至少2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消防领域信用管理机制,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强化生产、流通、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推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消防控制室视频监控等全要素接入消防物联网,并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消防设施维护检测。综合运用行业督办、联合惩戒等手段,定期挂牌一批、公布一批、曝光一批、处理一批重大火灾隐患,确保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消防安全。

四、深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加强基层消防组织和防火力量建设试点工作,在乡镇(街道)设立消防工作站(所)等消防工作机构,依法授权或委托消防行政执法。积极推进事业编制防火力量建设,在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园区设立事业编制消防安全指导服务机构,健全风险隐患“吹哨人”制度。将消防工作融入基层自治、网格管理、联防联控等机制,纳入平安社区创建内容。鼓励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引导养老机构、小旅馆、出租屋、合用场所等安装简易喷淋、独立报警装置。完善“警消协作”工作机制,强化三合一、九小场所等基层末梢场所消防安全管控。

五、强化基层消防基础建设。各县区政府要严格落实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将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经费按标准落实到位。优化消防队站和救援力量分布,补齐消防队站历史欠账,加快推进城市消防站建设任务,年内新增市政消火栓200个。立足实际,加强对消防救援队伍车辆、装备建设的支持。健全完善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长效增补和管理机制,立足园区新建队站“有站无编”问题,新招录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充实消防救援力量。加强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年内未建专职消防队的乡镇和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自然村,建立志愿消防队并实体化运行。

六、健全综合救援联动体系。各县(区)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地震、气象、水利、公安、卫健、石化、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多部门相互协作的综合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建立健全形势分析研判、协同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分类别、分灾种、分等级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提高分析、研判能力,为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年内,各县(区)政府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不少于2次。

七、加强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围绕二十大安保、119宣传月等策划重大宣传活动,强化“消地联合”,持续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大力培树典型。拓展志愿者宣传小分队范围,广泛开展消防志愿者注册和公益服务活动,持续推动重点人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注册学习。利用农村“村村通”大喇叭传播消防常识,打造沉浸式移动消防体验馆、科普街、科普公园,规范建设消防科普教育阵地,实行常态化对外开放制度。建立应急宣传区域协作机制,完善新闻宣传、舆情处置等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职业岗前培训。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整体素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