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00000000000000/2024-00009 | 生成日期: | 2024-08-13 |
文 号: | 关键字: | 健康,体育,运动,健身,融合 | |
所属机构: | 白银市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人民政府 |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10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8-13 17:38
浏览次数:
|
|
|
|
农工党白银市委员会: 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体医融合治未病步伐,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释放绿色健康消费需求的建议”已收悉,经商市体育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均强调了体医融合的重要性。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支持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均健康水平。在推动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将慢性病防治与健身运动紧密结合。各县区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目前我市已创建有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一个(景泰县),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两个(白银区、平川区)。2023年年底,我市靖远县、会宁县向省卫生健康委提交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申请,并积极准备创建工作待省级复核。全市现有各种类型体育场地557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1平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9.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名,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的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体医融合”是指为解决国家重大卫生健康问题,体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基于科学健身、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而形成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互为一体的发展格局,是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抓手,其本质是探索一条运动促进健康之路。 (一)关于完善制度保障,推动健康关口迁移。 2020年,白银市人民政府印发《健康白银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启动实施健康白银行动,全民健身行动作为18个专项行动之一予以重点推进。方案明确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将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2022年,白银市人民政府印发《白银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推进“体育+医疗”,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目前市体育局已向市政府提交《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工作思路》,我委与体育局就《思路》提到的10条举措逐一研究,同时征求医疗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形成机制,使之能够切合我市实际,真正达到落地见效。 (二)关于建立体医融合联盟,设立体医融合示范区。 根据《健康白银行动实施方案》、《白银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白银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白银建设。我委与体育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体育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一是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与医疗服务结合的体医融合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以体育运动康复为特色的专科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由专家、社区(乡村)家庭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参与的社区(乡村)健康服务机制,做到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服务相结合。二是倡导“运动是良医”理念,把体育活动作为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讲座,推广“群众身边的健身课堂”,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与方法。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健康养老中心等体医融合实体机构。四是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提升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质量。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运动员集中训练中增加科学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管理和急救等课程培训。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到2025年,全市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名以上,其中:县(区)级每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低于250名,市级每年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低于100名。 (三)推广“运动处方”,促进体医融合稳步发展。 运动处方的普及与推广在高质量提升大众科学健身水平、有效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运动能力体检到运动处方的开具包括通过运动来控制疾病,均需要具有医学体育双重专业背景医生进行指导。我市现在暂无独立运动损伤科室的医院,骨科医生多出身于医学院,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要真正深入进行体医融合,推广“运动处方”,人才是关键。因此建立起一支有体育和医学双重背景的高质量、高水平体医融合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卫生健康与体育部门将联合强化人才引进工作,尤其是引进具有医学体育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联合建立专家库,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实行由运动处方技术培训合格人员制定运动处方规定,针对慢病人群、运动损伤人群、围手术期人群、慢病风险人群和健康人群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帮助人们在收获运动好处的同时减少损伤。 (四)树立大健康理念,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体医融合的理念,旨在通过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 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是我市当前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自2022年开始,我市持续加强新中医诊疗体系的推广普及,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广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特色技术和方法,如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膏方调理、针灸推拿等,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中医药服务。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加强中医药体医融合的创新发展,将中医传统功法融入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中医药参与运动康复、运动医学等项目建设,提供中医体质监测、体适能检测、体质健康检查、中医健康干预、运动处方干预等体医融合服务。 (五)发展体医融合服务产业,激发绿色健康消费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通过运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为体医融合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和优化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民健身事业,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体育与医疗、康复、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健康养老中心等体医融合实体机构。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体医融合治未病步伐,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释放绿色健康消费需求的建议”的提案,对于推动我市“体医融合”发展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我委将会同体育局进一步利用好健康白银行动平台,发挥多部门合力,联动推进体育促进健康相关工作。继续研究促进医体融合的有关措施,协调医保、财政等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投入,促进体育有效融入公共卫生与健康体系,充分发挥运动在慢性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体医融合策略的落实。 感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王晓婷 联系电话:8836615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