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GSD0120/2021-02476 | 生成日期: | 2021-09-06 |
文 号: | 市卫复字〔2021〕13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市卫计委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卫计委
发布时间:2021-09-06 00:00
浏览次数:
|
|
|
|
市卫复字〔2021〕13号 农工民主党白银市委会:
感谢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健全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和水平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一是2020-2021年,经卫健委积极争取,投入抗疫国债资金849万元用于我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市疾控中心固定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其中微生物实验室3200㎡、理化实验室2800㎡,建成P2级实验室6套,2021年2月3日新建的两套病原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启用,面积由之前75㎡扩大至186.2㎡。二是由白银市财政投资766万元建设的移动方舱病原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1年5月28日在市疾控中心建成并启用,该实验室配备了全自动样本前处理工作站、全自动移液平台等自动化设备及高通量(384通道)核酸扩增仪,启用后市疾控中心日核酸检测能力(单检)达到12000份(管)。三是依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共采购各类仪器设备13台(套)设备,共计使用经费586.52万元。四是各县区疾控中心均建成了一套病原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达到了生物安全二级(加强型)标准。
(二)增加人员编制,提升人员待遇。一是按照《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试行)》规定的编制数量要求,按照常驻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编制数量,我市七普全市总人口151万,全市应核定编制265人,有鼠防任务的地州,按照市县两级编制总数再增加百分之十,即额外增加27人,故市县两级疾控系统应该核定编制292人。而我市市县两级疾控系统实际共有编制269人,缺编23人。市卫健委已向编制部门申请增加疾控机构人员编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二是全市市县疾控系统均为“公益一类”单位,无法实现按照“公益二类”保障,故无法实现奖励性绩效工资。目前市县疾控中心收费的项目只有核酸检测,根据《关于优化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白人社发〔2021〕178号)文件精神,力争将疾控机构按实现“公益一类”管理,“公益二类”保障,扩大有偿服务收费范围,把所收费用按一定比例以绩效工资的形式发放,以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劳动价值,增加疾控人员的收入。
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公共卫生防疫能力大幅提升。白银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市、县两级传染病区改造,白银市公共卫生防疫能力大幅提升。完成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级重症传染病区域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设置ICU病床5张,配备医用电动护理床、呼吸机、监护系统、支气管镜等共35项90台/套设备。平川区:项目总投资342.19万元,对发热门诊、感染病区隔离病房进行了流程改造,扩建了候诊区100平方米;对病区进行了“三区两通道”改建,增加外走廊平方米30平方米、扩建X线检查室50平方米。目前,感染病区共设置有病房25间60床,其中留观床位6间6床。靖远县:靖远县人民医院对感染科病区进行了改造,增加可转换病床17张,其中包括4张重症监护床位。配备医用电动护理床、呼吸机、监护系统、支气管镜等共14项31台/套设备。景泰县:景泰县人民医院现有传染病区改造项目,总投资93.4万元,按照疫情防控“三个标准化”建设要求,对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传染病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病区设有隔离病房7间,其中重症病房一间,储备隔离病床20张,重症病床3张。病区设有独立的卫生间,配备独立医疗救治、检验设备,配有独立供氧和负压装置。会宁县:完成了会宁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项目,配备医用电动护理床、呼吸机、监护系统、支气管镜等共16项53台/套设备。以上项目的实施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应急防控工作需要。
(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取得新进展。2021年4月2日至4月22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三县两区69家卫生院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批次进行了全面培训并对卫生院主要负责人线上进行一对一指导前期注册工作。制定了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实施方案,依托2021白银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专项资金212.5万元,为全市乡镇卫生院购置心肺五项检测仪、网络电子时钟、胸痛救治单元标识等急需短缺设备,已经进入采购环节。已经完成69家乡镇卫生院启动胸痛救治单元数据信息化平台和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标识张贴。
(三)加强慢病诊治。在全市医疗机构开设慢病门诊,方便慢病患者就诊,现已经有2762人次就诊。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要求,完成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备案12个和限制类技术备案52项,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加强急救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急救水平。邀请省级急重诊专家通过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医疗救治培训,培训全市医务人员831人次,提高了全市医务人员急救能力。为全市90个接种点医疗处置室配齐了除颤仪、氧气瓶、吸引器等急救设备和23种必须急救药品。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积极推进慢性病医防整体融合发展。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各类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下发了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癌症、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全程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类专病机构在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建立慢性病防、诊、治、康、管“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控管理机制,构建医防融合的慢性病防控模式。为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
(二)加强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为提高全市应急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市级应急指挥平台正由市疾控中心积极筹备建设,该平台纵向连接省、市、县、乡四级,横向打通疾控、卫健、医疗、120等多部门多机构之间的信息,实现医防融合的“信息通”。拟建立传染病症候群监测子系统、传染病发病趋势研判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子系统、突发事件视频会商与指挥调度子系统、预防接种管理子系统、实验室检测信息管理子系统、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子系统等等。该平台预计于今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到时将极大提高全市应急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
四、全市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为满足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现场处置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国家、省、市做好应急物资保障相关要求,按照《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和省卫健委关于下达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等相关要求,完成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一)应急库房建设。为满足全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要求,按照信息化的建设要求,2020年在市疾控中心建设完成约200平方米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形成同时储备个人防护、现场处置、消杀器械、医疗救治器械、个人携行、后勤保障的综合性物资储备库。
(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市卫健委同市工信局联合制定医用防护物资目录,于2020年11月招标采购完成医用呼吸机、负压转运隔离仓、血液净化设备、医用防护物资、消杀器械、个人应急服装等应急物资,共计约560万元。2021年3月所有应急物资到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完成验收,完成实物储备工作。目前所储备的应急物资能够满足一个月的满负荷运转。
联 系 人:强东锋
联系电话:18694303699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7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