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MB15042354/2022-00002 | 生成日期: | 2022-08-24 |
文 号: | 关键字: | 革命,文化,文物,红色,保护 | |
所属机构: | 市文广旅局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局
发布时间:2022-08-24 09:50
浏览次数:
|
|
|
|
白银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03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白银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贵单位所提的“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中央到地方我们都统一称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直接关系到如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一、主要做法 为了抓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革命文物工作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3月25日,在庆祝建党百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意义。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转发学习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视指示精神的通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王嘉毅同志在全省革命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市文化旅游系统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按照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要求,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推动解决革命文物工作难点问题,切实改善和保障革命文物工作条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革命文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统筹推进“十四五”革命文物工作开局,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高质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结合陕甘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重要意义,运用会宁会师旧址、靖远虎豹口、平川打拉池、红山寺石窟等红色资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故事,讲好西路军故事,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 (二)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改造革命文物基础设施 按照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和认定标准规范,完成全市革命文物调查、甄别、认定和鉴定工作,全面摸清全市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和保存状况,系统梳理革命文物资源,建立全市革命文物资源名录和专题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四有”工作,加大可移动革命文物征集和管理力度,做好馆藏革命文物建档、建账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平台,做好会宁会师旧址、会宁红堡子战斗旧址、平川打拉池、红山寺、靖远虎豹口等重点革命文物遗址项目申报,做好革命文物本体维修、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计划书,积极争取立项,全面提升改造革命文物保护现状和革命文物基础设施条件。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在全市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革命文物所承载历史的研究,准确评价白银土地上发生的会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平川打拉池会师,靖远虎豹口强渡黄河、景泰西路军修养组建等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通过深入挖掘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整理散存革命文物、革命文献史料,研究提炼“红军会师精神”,讲好白银红色故事。按照“展好革命文物、理清革命历史、讲活革命故事”的原则,增强展陈说明和讲解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分级分类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展示体系,建设完善一批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推动党史、国史、革命史的学习教育。通过深入挖掘研究白银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丰富和完善白银作为红色圣地的革命传承,彰显白银红色革命精神。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同时,深化免费开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等建立工作机制,开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积极开展馆际间革命文物馆藏资源、主题展览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联合办展、流动展览、网上展览,将优秀优质展览向周边延伸,扩大展览覆盖面,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提升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教育弘扬作用 全市现有革命类纪念馆5家,共有固定基本陈列展览7个,平均每年各个纪念馆开办临时展览12个。为提升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积极申报提升一批纪念馆、革命旧址陈列展览。严格落实纪念馆陈列展览大纲审核制度,陈列展览大纲、形式设计方案、讲解词分别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物局初审。充分利用革命类纪念馆的馆藏革命文物资源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为实用和教育纪念意义的产品。严格红色革命纪念设施新建和改扩建报批程序,体现内在革命精神,坚决杜绝一窝蜂的“眼球”效应,体现艰苦奋斗底色,传承弘扬好红色革命基因,防止娱乐化、商业化,杜绝低俗、庸俗、恶俗现象。发挥革命文物资源优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好党性教育活动,把革命纪念馆建设成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五)实施数字化项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丰富陈列展示方式 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兴起,尤其是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期间,革命类纪念馆参观人流量急剧增加,网络数字化博物馆点击量极具增加,实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数字化展示项目就显得十分必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数字三维展示,通过原状展示、虚拟展示等手段,丰富革命旧址展示方式,实现本体与风貌结合,实体和虚拟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革命展示平台,实现多渠道线上线下展览展示。注重红色文化研究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整合党史、党校、文化旅游、地方志等红色文化研究人员,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交流,打造红色文化研究阵地,促进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 (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主题功能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2019年12月,中央、国务院制定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启动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行动,是传承中国共产党宝贵红色基因和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白银是红军胜利会师地,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是红西路军组成地,红四方面军在靖远虎豹口强渡黄河,在景泰县正式组成,开始了河西征程。白银地区的长征文化资源,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在甘肃长征文化资源宝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白银市成为全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重点。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为了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国家、省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随着投入逐渐增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红色革命文物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摸清革命文物家底,夯实革命文物基础 根据普查,全市有以会师旧址、红山寺、虎豹口、打拉池为代表的各类红色文化遗址65处,其中会宁县25处,景泰县12处,靖远县6处,白银区8处,平川区1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会宁会师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红山寺石窟、会宁县红堡子红军战斗旧址、靖远黄河铁桥),市县区级革命类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全市国有革命类纪念馆有6家,可移动革命文物共计5308件/套。全市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3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2个,市级20个。我市5个县区均被纳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革命文物保护成效明显 编制了《白银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全市红色文化科学发展,并将全市红色旅游提升工程作为“十四五”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之一,各县区均在各类规划中对红色旅游进行详细规划布局,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红色文化旅游阵地。 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文物安全管理办法,实施了以会师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大力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先后建成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红军长征革命胜利景园、大墩梁革命烈士陵园等景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谋划实施了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投资1.2亿元实施会宁会师旧址、景泰红西路军“一馆三园六点”、平川区打拉池红色小镇、靖远虎豹口、鱼龙山、赵家水等红色文化遗址拓展保护项目。 2021年,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林草局和省文物局《关于抓紧编报2021年文化保护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要求,上报白银市2021年文化保护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方案,包括白银市长城(景泰段)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白银市景泰县永泰城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会师之城”会宁红色文化综合建设工程、白银市明长城靖远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白银市索桥堡(景泰段)黄河文化遗址公园项目、白银市明长城(景泰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白银市平川区打拉池长征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会师之城”会宁红色文化综合建设工程、白银市索桥堡(景泰段)黄河文化遗址公园等7个项目,涉及资金2.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8亿元,地方自筹0.5亿元。同时凝练出白银市建议上报甘肃省“十四五”时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储备项目11项。 (三)培育人才队伍,打造文艺精品,促进红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今年3月29日至30日,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在甘肃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我市培育选派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张霈、郁映田等5名同志荣获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近年来,围绕讲好长征故事,我市策划创作以长征、会师为题材的红色原创歌曲77首,编辑出版《图说三军大会师》《红军会宁会师志》《红歌会师楼》等系列宣传作品,拍摄了电影《大会师》《血脉》、电视剧《淬火成钢》等影视作品,承办了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暨总结活动,举办了红西路军景泰组成研讨会、纪念西征胜利暨打拉池会师8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学术研讨活动。这些文艺作品的出版播出、主流媒体的深入报道及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挥了当代价值。 为了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全市共开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21处,其中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首批50个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以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为龙头,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我们按照“易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立足于打造“全国红色文化名城”和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思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圣地游、乡村休闲游、教育研学游、历史文化游”品牌,以红色旅游为牵引,放大亮点、补足短板、三色互动、整体提升,把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纳入全市旅游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大力推动红色文化景区景点建设,深入挖掘整合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平台,发扬光大民族精神和革命意志,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四)健全机构,修改完善保护规划,重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成立有关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主要由市委宣传部推进实施,谋划和建设工作,白银市走在全省前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甘肃省规划》中纳入我市项目共48项,位列全省第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甘肃省规划》中,我市为规划重点,在特色定位上,明确了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地,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在空间布局上,将会宁会师作为“北上会师,奔赴陕甘”的一条长征文化主题线,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建设列为全省七大建设保护节点之一。会宁县会师旧址景区游客中心建设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获资金补助立项。项目获批后,已于2019年底完成该项目的立项、用地审批、稳评等前期工作,目前项目正在逐步实施。“会师之城”会宁红色文化综合建设工程被列为全省首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支持项目,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改造提升项目持续开展,目前已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会师旧址游客服务中心,会师旧址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项目;会师旧址馆藏文物数字化字项目已列入省级文物专项,正在逐步实施。 四、下一步总体思路和工作计划 贵单位所提的五条建议都非常好,非常贴合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际,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践行。我市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原则,加强对革命文物的系统性保护。统筹抢救性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做到应保尽保、突出重点,尊重历史,坚决反对拆旧建新,最大限度地保存真实历史风貌。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加强馆藏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强化革命文物安防、消防能力,严格定期落实风险排查和日常养护管理,守牢革命文物安全底线。深入挖掘白银红色文化资源,加大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把革命文物资源利用好、把革命文化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摆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多部门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统筹利用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住建、退役军人事务、广电等部门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强化政策支持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可持续性,发挥宏观政策综合效应。加强与兄弟市州的协同协作,制定具体明晰的协作方式和体制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引导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相关县区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等各层级协调工作机制,各级财政完善政策,整合现有资金,予以必要支持,确保各项重大任务落实。 三是抢抓工作机遇,重点推动白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利用好国家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契机,利用会宁会师旧址、平川打拉池、靖远虎豹口、景泰西路军纪念地等重点革命文物遗址,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大重点基础工程,生动呈现长征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利用红色旅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项目建设上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助力。 四是深挖文化内涵,进一步激活红色基因。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深度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要素,广泛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推出一批优秀的红色书籍、电影、歌曲等文艺作品,努力营造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 五是加强统筹规划,促进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考虑全市革命文物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公众需求等因素,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市级层面的规划统筹,为全市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谋好篇、布好局,防止低水平、同质化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红色旅游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红色旅游知名度。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联 系 人:黄大鑫 联系电话:13909436326 联系地址:白银市白银区兰州路156号(广电大厦)
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5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