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013911188J/2023-156086 | 生成日期: | 2023-12-01 |
文 号: | 关键字: | 体育,学校,工作,教练员,办法 | |
所属机构: | 市体育局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人民政府 |
关于《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 | |
信息来源:甘肃省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12-01 16:33
浏览次数:
|
|
|
|
甘肃省体育局、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甘体局发〔2023〕25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2023年11月22日印发,并正式实施。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能有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量,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体人规字〔2023〕3号),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甘体发〔2021〕1号)等法律和文件,均对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提出明确要求或作出规定。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培养壮大体育师资队伍,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厚植人才储备,结合甘肃体育、教育工作实际,省体育局会同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制定了《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二、制定过程 从2023年2月开始,省体育局人事处牵头起草《实施办法》,2月底形成初稿后,先后征求了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的意见建议,对《实施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了调整修改。局人事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讨论,于5月形成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局领导指示精神,省体育局就《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分别向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先后进行初步征求意见、去函征求意见、再次去函征求意见共3轮征求意见建议工作,同时,还征求了市州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意见建议。对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经充分采纳吸收、反复修改,形成了《实施办法》审议稿,于7月5日提交省体育局局务会、9月8日提交省体育局党组会议进行了审议,最终形成《实施办法》送审稿,并送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会签。11月22日,省体育局、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4部门正式印发《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甘体局发〔2023〕25号)。 三、主要内容 《实施办法》共8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培养壮大体育师资队伍,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厚植人才储备。 第二部分: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 第三部分:岗位设置。要求全省各类学校根据工作实际,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并根据不同类别学校,分类提出相应设置要求。 第四部分:岗位职责。学校体育教练员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发挥专业特长,参与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主要承担学生体育运动专项技能、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体能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工作,承担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运动损伤防护康复等知识技能传授,以及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管理、活跃学校体育文化等工作。 第五部分:任职条件。提出任职我省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的基本条件、学历要求和成绩(称号)要求。 第六部分:岗位管理。 一是明确了学校体育教练员的职称层级、岗位等级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0〕76号)有关规定执行。 二是明确了学校体育教练员执教期间,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提升情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情况、学校体育社团管理、校园体育文化开展情况等,均可作为其职称评审有效业绩。职称评价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另行修订。 三是明确各级教育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统筹制定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在核定的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内,具体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制定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管理办法,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确保专岗专用。学校主管部门可对所管理学校的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统筹设置,统一管理使用。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明确了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在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二是鼓励支持学校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和教练员职称后可按规定相互转任,建立学校体育教练员与体育教师的职称贯通机制。 三是明确了学校聘用体育教练员所需编制的解决途径,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教练员工作开展的必要支出。 四是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面向符合任职条件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公开招聘;对取得全国比赛前八名及以上或省运会第一名成绩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招聘。 第八部分:组织实施。 一是要求各级机构编制、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育等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协作、联合督导,形成推进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到位。 二是要求各地、各单位要依据本办法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立足实际,加强探索,先行先试,统筹推进,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对未按规定配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的,视情况给予取消传统特色体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资格称号。 三是明确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省体育局、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负责解释。 四、特色亮点 《实施办法》立足甘肃实际,力求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学校体育教练员政策体系。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岗位设置要求上,针对不同类别学校,分类提出相应设置要求。二是鼓励学校主管部门统筹配置、统一管理、充分使用学校体育教练员资源。三是建立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在取得相应资格可按规定相互转任的职称贯通机制,鼓励学校教练员和体校教练员交流互通执教。四是退役运动员是具有体育专长的宝贵人才,要求各地各单位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面向符合任职条件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公开招聘,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可采取直接考核方式进行招聘。 解读机关:甘肃省体育局 咨询电话:0931-88190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