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01391141XD/2025-172004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文 号: | 关键字: | 产品,企业,品牌,白银,伴手礼 | |
所属机构: | 市商务局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关于高质量打造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的建议》的答复 | |
信息来源:白银商务
发布时间:2025-10-17 11:10
浏览次数:
|
|
|
|
民革白银市委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打造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的提案精准指出了当前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我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商农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特色精品伴手礼品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会宁小杂粮、胡麻油,靖远牛羊肉、文冠果,枸杞、景泰果脯、大枣等农产品为原料,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的伴手礼产品体系。然而,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提到的,在发展过程中,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仍面临特色化不足、商业化偏低、品牌化欠缺、正规化受限等困境,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充分展现白银独特魅力与优势,亟 待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与提升。 二、做法和成效 在推动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发展进程中,市商务局、市电商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围绕地域特色挖掘、品牌建设、产品体系完善、营销渠道拓展以及质量监管强化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提升白银伴手礼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助力商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一)挖掘地域特色,丰富产品内涵 1.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白银地域文化,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伴手礼设计。如以黄河石林为灵感,开发出铜艺摆件、陶瓷工艺品等;以会师文化为主题,推出刺绣、剪纸等文创伴手礼。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成为传播白银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游客喜爱。 2. 推动非遗与伴手礼融合。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伴手礼开发,将铜金属锻制技艺、陶瓷制作技艺、剪纸技艺等非遗项目与现代工艺结合。如“林兰铜艺”,依托白银“铜城”资源优势,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生产控制技术,研发生产出城市雕塑、铜浮雕、铜版画、商务礼品、旅游商品等12大类上千种产品,涵盖高中低端市场,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成为白银非遗文化名片 。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1. 开展品牌评选活动。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举办“十大网货品牌”和“助农网货品牌”评选活动。制定了严格且全面的评选标准,涵盖产品质量、市场销量、品牌口碑等多个维度,特别将是否符合白银“甘味”特色产品标准纳入考量,突出地域特色与品质优势。通过企业自主申报、消费者投票、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最终,“祁连雪”“香泰乐”“会师源”等“十大网货品牌”以及“凯尔亮”“大墩梁”“陇尚道塬”等“助农网货品牌”脱颖而出,其中多个品牌为白银“甘味”特色产品,在农产品、食品、工艺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提升了白银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 2. 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整合相关部门、企业、媒体三方资源,共同制定了全面的品牌宣传推广方案,重点突出白银“甘味”区域公共品牌的核心价值。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第20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第三届链博会、中日农产品对接会、兰洽会、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等展会,在展会上设立白银特色产品专区,集中展示银字号“甘味”品牌及相关产品,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采购商的关注,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抖音、微信、小红书等合作开展品牌推广活动,邀请网红达人对“甘味”产品、“十大网货品牌”、“助农网货品牌”等进行代言,制作并发布系列短视频、开展直播带货等内容,大幅提升了“甘味”品牌及旗下产品的曝光量与销量。 (三)完善产品体系,强化产品卖点 1. 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组织开展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广泛收集消费者反馈,深入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基于调研结果,引导企业开发高中低不同档次、不同功能的伴手礼产品。针对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创意化的需求,鼓励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如以白银黄河岩画为主题的指甲刀四件套、以彩绘马头陶俑为主题的鼠标垫等。针对商务礼品市场,开发定制化伴手礼,满足企业商务往来、员工福利等需求,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2. 加强产品设计创新。鼓励企业加大设计投入,引入专业设计人才,加强与高校、设计机构合作。白银博物馆组建文创孵化团队,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元素,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其中“彩绘马头俑”成为热门文创IP,相关产品上线后受到市场热烈追捧。 (四)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1. 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制定电商发展扶持政策,对运用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的企业,通过整合电商平台资源争取流量倾斜、对接优质物流企业协商合作优惠、组织平台官方运营团队开展定向指导等方式提供支持。组织多场电商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知名主播授课,内容涵盖平台规则解读、直播技巧、店铺运营等,帮助企业提升电商运营能力。许多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如靖远陈国强油坊、甘肃优睿佳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售胡麻油、文冠果茶、枸杞、大枣等特产,销售额显著增长;甘肃国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甘肃阿伊舍商贸有限公司通过“直播电商 + 产地直供”模式,将本地枸杞、羊羔肉等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同时,搭建“悦购白银”“会聚宁香”等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物流配送对接、售后服务流程规范、消费数据趋势分析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2. 加强线下销售网点建设。在核心景区、网红街区、商场、酒店、交通站点等地合理设立特色伴手礼销售网点,以提升品牌形象。在黄河石林景区、会师旧址景区等地设立旅游商品专卖店,与景区管理部门合作,将伴手礼产品纳入景区旅游线路推荐、门票套餐等环节,实现伴手礼与旅游服务的深度融合。积极与旅游企业、酒店、餐厅等合作,在其经营场所设立伴手礼展示区,增加产品销售机会。在城市主要商圈、购物中心设立品牌旗舰店、体验店,举办新品发布会、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本地市场 。 (五)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产品品质 1.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联合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建立健全农产品和文旅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制定了严格细致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流程,明确了伴手礼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包装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定期对市场上的伴手礼产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依法进行下架、召回、处罚等处理,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有效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 2. 推动企业规范化发展。加强对伴手礼企业的监管和指导,开展多场企业规范化建设培训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生产加工流程,办理相关资质证照。大力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周边众多企业共同进步 。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推动白银特色伴手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附加值。下一步,市商务局、市电商中心将联合相关部门从地域特色挖掘、品牌培育保护、产品创新研发、营销推广拓展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举措,全面激活白银伴手礼产业发展动能,助力其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更好地传承和彰显地方文化魅力。 (一)持续深化地域特色挖掘 进一步深入挖掘白银地域文化,鼓励企业将更多本土元素融入伴手礼设计与开发,打造具有鲜明白银特色的系列产品。支持企业开发具有创新性、差异化的伴手礼,提升产品辨识度与吸引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 1. 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品牌培育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升品牌运营能力。支持品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活动,增强品牌竞争力。 2. 加强品牌保护。加强对伴手礼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品牌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强品牌商标注册和管理,防止品牌被侵权和滥用。 (三)完善产品创新和研发机制 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共同开展伴手礼产品研发与创新。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专业人才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2.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强对伴手礼企业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强化营销推广和市场拓展 1. 整合营销资源。加强对伴手礼营销推广的统筹规划,整合相关部门、企业、媒体等各方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制定统一的品牌宣传推广方案,通过举办商文旅活动、参加展会、投放广告、开展新媒体营销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白银特色伴手礼品牌。 2. 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商品展销会、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展示白银特色伴手礼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国内外旅游企业、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稳定销售渠道,推动白银伴手礼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商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白银特色精品伴手礼品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商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