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GSD0116/2021-03159 | 生成日期: | 2021-11-12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市水务局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水务局 |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1-11-12 00:00
浏览次数:
|
|
|
|
祖厉河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会宁县华家岭北侧,南源厉河是甜水,东源祖河是苦水,祖河和厉河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始称祖厉河,流经靖远县城后注入黄河。其关川河支流上游流经定西市安定区。祖厉河干流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中会宁县境内153公里,祖河长54公里,厉河长38公里,流域面积5172平方公里,靖远县境内48.8公里,流域面积938平方公里。经靖远水文站多年资料显示,祖厉河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5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9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75立方米/秒。由于祖厉河流域地貌多为分割破碎的残塬,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仅为7.93%,且处于森林草原向荒漠化草原过度的自然植被带,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市总水土流失面积1.45万平方公里的68.5%,每年约有6000万吨泥土进入黄河,在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6条入黄支流中,祖厉河年均入黄河水量只占1.46%,但年均入黄河泥沙量却占39.58%,是整条黄河水系上有名的泥河。2020年以来,我们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大祖厉河流域全流域治理。
一是积极争取将祖厉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纳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祖厉河流域绿色长廊建设项目被列入省级规划项目专栏5。同时明确祖厉河流域在省级规划中5个方面的定位,积极推进祖厉河等重要河流发源区和流经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围绕祖厉河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实施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祖厉河流域绿色长廊建设;开展祖厉河等生态脆弱河流治理与修复,在祖厉河干流等重点河段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祖厉河入黄口河堤修复、水污染防治等生态治理工程。
二是将祖厉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纳入《白银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该规划已通过市委常委会审定并印发实施,规划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白银段生态保护“一廊两团三片区”空间布局。通过在祖厉河流域开展旱作梯田、坡改梯、淤地坝、谷坊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雨水集蓄利用,推进祖厉河等重点支流及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推进小流域治理等,构建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屏障。
三是紧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总目标,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祖厉河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围绕“一屏、两带、五片区、多园多湿地”空间布局,分区分类、统筹有序推进祖厉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突出“水源涵养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区、河道综合治理区”四大片区源头治理,按照“先支流后干流,先上游后下游”综合治理格局,着力把祖厉河流域建设成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示范区、河流廊道生态修复与重建示范区、流域红色文化传承引领区,打造新时代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升级版”。
四是紧紧抓住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强化担当、争取到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补助专项资金200万元,由我局牵头专题用于编制祖厉河全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干支流治理,实现祖厉河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同时,争取到中央财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1亿元,用于会宁县历河古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资金,加快祖厉河治理。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与省发展改革委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祖厉河治理项目及资金支持,并将向祖厉河流域生态长廊建设项目向国家申报,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全面加快祖厉河流域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