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MB1971693M/2023-145248 生成日期: 2023-03-09
文       号: 关键字: 法治,监管,工作,全市,执法
所属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市局政策法规科
发布时间:2023-03-09 20:45
浏览次数:

2022年,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局的正确指导下,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以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营造法治环境为核心任务,立足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执法监管实际,着眼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全面提升,在完善体制机制、落实核心任务、规范行政执法、落实柔性执法等方面集中发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把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总纲领

1.深刻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局法治理论学习的核心和统领,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党组学法计划,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论述和精神。2022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局务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学法9次。

2.深入宣贯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求。在夯实理论储备的基础上,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法治建设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的方方面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治能力建设、监管执法等工作开展。充分结合“八五普法”,把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宪法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精细选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养成全市社会法治意识。

3.养成依法行使职权的理念。不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法律意识,激发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教育、建章立制、执法监督等措施,养成把法治思维和自觉挺在前、放在先的良好习惯,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法治前提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把履行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法治政府建设有效保障

1.谋划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制定印发《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从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制度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保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逐步推进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制定《2022年度法治市场监督管理建设工作要点》,对全年法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明确全市系统2022年度法治工作重点内容和目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开展。

2.深入贯彻普法责任制。制定印发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制定“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制纳入全局目标考核,推动法治市场监督管理向纵深开展。加强学习教育,确保全体干部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满足法治政府建设的需求,提升依法履职的层次和能力。全体干部年度内每人学法不少于40小时。深入开展面向社会公众普法工作,突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宣传节点,集中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见人入户,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按照“一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周密部署,把重心聚焦在《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及消费者的关切点上,丰富宣传形式,充实宣传载体,提高了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了消费领域法治的良好氛围。

3.部署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根据《白银市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市政办发〔2021〕102号)和《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2022年重点任务分解方案》,部署全市系统实施行政执法能力全员培训、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行政柔性执法提质扩面、行政执法改革纵深推进、行政执法活动精准监管、行政执法形象规范提升等六大工程,全面开展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三)把全面履行职责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落脚点

1.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深化“多证合一”“秒批”、全程电子化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在全省统一压缩后再行压缩,形成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白银速度”。全市企业开办时间2天,电子化办照率98.59%,居全省前列。二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开展全市增量和存量政策审查工作,从市、县(区)政府制定政策的层面保证公平竞争,2022年审查出台政策241件。三是强化非公企业党建服务引领,助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全市累计建立非公经济党组织315个,党组织覆盖率86.36%,实现党的工作覆盖100%。四是成立白银市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建立示范企业7个,并申报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五是着力解决降价降费政策“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查处案件4件,实施经济制裁28.27万元,涉企收费行为明显规范。六是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465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52万元。

2.织密“四大安全”防护网。始终坚持食品、药械、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四个领域以最完善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守好安全防线。开展了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多项专项行动,率先出台《电梯维保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措施。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检查“四大安全”相关市场主体2万余户次;食品、药械、工业产品监督抽检6080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商品均及时进行了后处理。尤其是:全市549家学校食堂全部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会同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假药案件2起、假冒医用防护服案件1起,集中销毁不合格药品4吨,积极回应了学校食堂就餐安全和用药安全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

3.“智慧化”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发挥部门牵头作用,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持续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为主要方式的新型监管机制,为监管“智慧化”做好准备。截至目前,全市210个部门积极应用“互联网+监管”系统,覆盖率90.13%;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410批次,检查市场主体4628户,责令整改972户次,转案源172户次;累计汇聚监管数据11.26万条。

4.质量发展工作提档升级。高质量完成了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和市场监管领域质量工作任务,印发《白银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全面督促和推进质量工作,尤其是针对公共服务质量这一薄弱环节,出台《白银市公共服务质量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全市质量发展工作进展明显。全市培育政府质量奖梯队企业62家。

5.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了《白银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措施;与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形成了联合惩戒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高新区建设了甘肃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入驻机构10家),基本实现“足不出市”即可享受知识产权代理、保护、质押融资、信息利用等全链条专业化、聚集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0735件,有效发明拥有量543件(全省第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28件(全省第二)。

(四)把建章立制作为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1.完善柔性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柔性执法可落实、可执行的具体措施办法,在继承、包含省市场监管局“两轻一免”清单基础上,立足白银市市场监管执法实际情况,制定印发具有白银地域特色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共266项,实现了执法“温度”和“尺度”统一。

2.完善综合执法协同联动机制。立足监管执法实际,针对“协调联动办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印发了《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实施细则》,从监管协同联动,案件线索移送,投诉举报、交办件、移交件处理,执法信息共享,事后监管,监督管理等方面对“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办法”进行全面的细化、具体化,有效解决案源管理不规范、案件线索处理不及时、日常监管与综合执法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提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效能和执法监管能力。

(五)把提升执法能力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举措。针对存在的行政执法能力的短板不足,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授课等措施,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一是组织开展2022年度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网上学法,保证全局干部学法不少于40学时,切实提升依法履职的层次和能力。二是特别邀请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就充分认识法治力量、法治政府基本属性、法治政府基本要素以及不断养成程序思维、证据思维、实效思维、监督思维、合理思维、公正思维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

(六)把发挥执法监督职能作为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

1.深入推进“三项制度”。 把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在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全领域,督促做好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工作,确保“三项制度”落实的力度不衰、效果不减。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执法程序规定,重点对行政处罚程序的合法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确合理的行使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反馈办案单位及时补正完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2.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全市系统对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按照一般程序办理并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自查,并对抽取的全市系统30卷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切实发挥案卷评查对提高办案质量、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作用,检验各执法单位行政执法水平,共评出优秀卷20卷。组织全市系统执法骨干对全市系统筛选报送的19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初评,初步构建了全市系统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库,将充分发挥指导案例的示范、警示、指导作用,促进全市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扎实开展听证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时限及要求,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2起,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发挥了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处罚公平公正的作用。

(七)把整改问题作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效能的重要途径。一是全面认领问题。立足市场监管的职能职责,对市依法治市办“整改方案”梳理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认领,切实做到了应领尽领、无一遗漏、无一缺失,给整改落实工作做好了铺垫。二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针对认领的问题,根据我局执法监管实际制定了《调研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及《整改工作任务分解表》,逐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实行台账管理、对账销号,将整改落实工作靠实、靠细,确保反馈问题全部认领、深入整改、成效明显。三是严格整改落实。把整改工作作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首项任务,贯彻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监管、执法上,保质保量完成整改落实工作,有效推进全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八)把实事办实作为执法为民的重要目标。根据2022年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清理规范整治工作。一是在印发实施《白银市进一步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基础上,联合市发改委制定印发“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专项治理行动”相关制度措施。二是推进专项治理纵深开展。严格落实以法治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要求,聚焦企业和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具体收费问题,敦促全市水电气暖供应企业立即停止收取国家和省上明文禁止的收费项目及未经发改部门批准(备案)的收费项目,初步核算为相关用户节约费用543万元。着力查处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公用事业价格监管。对全市27家供热供水供气企业、256家转供电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累计退还多收费用197.42万元,立案查处8件。三是把宣传引导作为巩固专项治理成效的关键举措,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综合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彩页等宣传形式,结合日常监管执法,面向广大群众宣传国家收费政策、收费依据,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维权、主动维权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局始终坚决落实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全局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不断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论学习的广泛性和深入度还不够,学习普遍没有形成体系,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二是法治建设和业务工作融合度还不够深,指导实际工作开展的能力还不够;三是依法行政还需要深化,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我局将切实围绕存在的问题,从根源入手,从成效入手,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确保整改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一是从强化理论学习入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市场监管大讲堂等形式,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养成法治自觉。二是从全市市场监管的监管执法实际出发,围绕监管执法的重点领域和难点环节,不断提高全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法治素质和能力,强化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三是进一步深入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统领和保障作用,把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融合、细化、落实在市场监管的职能职责履行中,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和市场监管职能的进一步融合与互促。四是继续大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突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执法程序、时限、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规定,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