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帮助小微企业将管理体系融入实际经营运行,助推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全市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积极组织认证机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基本思路,帮助试点企业制定长远规划,采取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坚持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等措施,促进企业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实现质量管理与技术能力双提升,提高市场信任度和顾客满意度,使企业不断升级。
围绕企业急需解决质量问题、提升行动主要做法、提升成效等方面,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部分试点企业完成了3个典型实践“案例”的编写,进行宣传推广,帮助小微企业了解质量管理工作核心要点,“以点带面”传递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形成质量提升“内生动力”。
精准管控关键过程,破解产品杂质难题
——甘肃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典型案例
一、企业简介

甘肃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宇新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光引发剂、热固化剂及阻燃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小微精细化工企业。公司坐落于甘肃省白银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有3个标准化生产车间,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公司现有员工12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本科生2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70%。核心研发团队在光化学材料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建成了年产2000吨TPO光引发剂等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持续整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要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TPO系列光引发剂、特种阻燃剂等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UV固化涂料、油墨、复合材料等领域。
二、企业急需解决的质量问题
随着企业产品逐步进入高端应用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多个客户反馈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杂质,导致喷头堵塞,严重影响下游客户的生产效率。
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为:客户使用公司TPO光引发剂产品配置UV固化涂料时,生产设备喷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需要频繁停机清洗。尽管该现象在同类产品中普遍存在,但公司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赢得高端市场信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痛点问题。
经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公司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管控不足,具体表现在:
1.工艺过程控制不严:TPO光引发剂生产过程中的一段反应温度控制不够严格,实际控制值与工艺指标要求存在明显偏差,直接影响反应效率和副产物的生成。
2.纯化工序管理薄弱:重结晶工序的机械杂质与澄清度检验频次规定不明确,检验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无法系统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3.质量追溯困难:工序检验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难以追溯根本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制约了企业向高端市场进军的步伐。
三、提升行动主要做法
在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专业技术机构的帮扶下,青宇新材以质量管理体系理念为指导,聚焦“杂质控制”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系统性质量提升行动。
(一)建立质量提升工作机制
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挂帅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工作专项小组,明确各级职责分工。专项小组系统梳理现有管理制度、工艺流程和关键质量控制点,精准识别突出问题,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通过专题培训、启动会等形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周例会制度跟踪工作进展,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二)识别关键过程管控弱点
专项小组对TPO光引发剂生产全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产品反应过程”与“重结晶纯化工序”为关键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发现三大管控弱点:反应温度控制不严、检验记录不完整、关键指标检验频次不明确。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强化工艺管控和标准化作业
公司组织技术骨干全面修订《各岗位操作规程》,明确关键岗位的操作要点、工艺参数和异常处理要求。针对反应温度控制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优化温度控制范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反应效率,减少副产物生成。同时,建立严格的温度监控记录制度,要求操作人员每小时记录实际温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四)构建全过程质量防护体系
从原料到成品构建多层次质量防护体系:
1.前端防控:在原料投料端增加精密过滤装置,采用多级过滤设计,从源头去除固体颗粒物。
2.过程控制:优化结晶工艺参数,明确搅拌速度、降温速率等关键控制点,在出料端增设专用滤布过滤系统。
3.检验管理:制定严格的抽样检验制度,要求每批次产品对机械杂质、澄清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不少于3次抽样检测,完善检验记录格式,确保质量可追溯。

(五)完善监测机制和数据管理
对关键监测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将反应釜温度计等设备的校准周期从一年缩短为半年,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建立生产异常实时反馈机制,要求岗位人员发现异常立即上报,由技术部门及时分析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分析质量趋势,为改进决策提供依据。
(六)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
将PDCA循环融入日常质量管理,通过每日晨会通报质量异常,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建立改进措施跟踪验证机制,将有效措施纳入工艺文件,实现标准化。鼓励员工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给予奖励,形成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良好氛围。

四、企业质量提升成效
通过系统提升,青宇新材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产品杂质含量从125ppm降至35ppm,降幅达72%,从根本上解决了堵喷头问题。
2.过程控制能力增强:反应温度控制精度从±5℃提高到±1℃以内,工序检验记录完整率从65%提升至98%,质量追溯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
3.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产品杂质投诉率下降85%,客户满意度评分从7.5分提升至8.8分,市场口碑明显提升。
4.生产效率明显改善:批次生产时间缩短15%,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0%提升至98%,原材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年创造综合经济效益约80万元。
5.员工质量意识增强:员工提出质量改进建议45条,采纳28条,形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理念。

五、启示
青宇新材的质量提升实践为小微化工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1.关键过程管控是突破口:小微企业资源有限,需聚焦核心工序,通过精准施策实现质量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2.体系方法落地是根本保证: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具体业务,转化为实际措施,确保质量管理实效性。
3.数据驱动决策是科学基础:通过数据收集分析识别问题根源,评价改进效果,确保措施有效性和持续性。
4.全员质量文化是动力源泉:建立激励机制,营造改进氛围,让每位员工成为质量改进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青宇新材的实践证明,小微企业只要找准关键问题,深入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就能有效破解质量瓶颈,实现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一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