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2月29日,景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玉璟带队督导检查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督导组在景泰县第六幼儿园,认真查看食堂环境卫生、原料存放、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加工制作、食品留样等,向幼儿园食堂负责人了解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询问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开展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情况,并对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及食堂的卫生环境进行了仔细检查。同时,执法人员引导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及校园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等。督导组强调,食品安全无小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责,从工作实践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监管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履职尽责,加强检查指导力度,助力学校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景泰县市场监管局一条山市场监管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专题部署,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一是对象精准,目标明确。专项行动主要针对辖区内各类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者。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提升水平,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此次专项行动采取学校自查、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所有学校、托幼机构、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执法人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辖区内学校食堂进行全覆盖、全链条检查,重点对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校内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店、学校食品供应商等学校食品安全重点单位的证照资质、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等具体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到位,确保闭环管理。三是创新举措,提升水平。要求所有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加入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积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倡有条件的学校食堂采用色标管理、五常、6T等食品安全管理方法,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四是严格执法,消除隐患。通过建立问题隐患清单,确保问题隐患有具体单位、具体领导、具体人员整改消除,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保证各项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整改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共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24家,对1家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幼儿园食堂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现已整改完成。五是加强宣教,推动共治。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机制,定期、长期开展执法行动,发动广大师生、社会公众参与,及时曝光学校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与震慑并用,形成学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平川区水泉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学校食堂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对学校食堂操作间、库房、就餐场所卫生、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餐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管理、燃气安全及明厨亮灶“互联网+”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从业人员每日做好晨检,对食品处理区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清扫、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现场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学校及时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下一步,该所将持续加强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坚决落实“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守护校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平川区电力路市场监管所:召集辖区13所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托管机构相关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共20余人进行食品安全责任约谈。此次约谈,要求参会学校食堂相关人员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加强管理,做好校领导陪餐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定期学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要求各学校食堂认真对照存在问题,查漏补缺,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落实“两个责任”按时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防止做“反面”典型被处罚。下一步,该所将继续加大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力度,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