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到来,气温高、湿度大,饮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上吐下泻、腹部绞痛等症状,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由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食物中毒占总数的5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沙门氏菌造成的。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根据近年来检验情况带大家了解“沙门氏菌”,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
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肉类、鸡蛋、奶类、果蔬以及糕点、凉拌菜、熟肉制品等食品极易被其污染。由于沙门氏菌的繁殖过程不分解蛋白质,无腐败变质、出现异味等感官性状的变化,因此,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很难识别。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是可防可控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便可有效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第一防止交叉污染。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不要用切过生肉的刀具和案板接着切熟食、凉菜,避免交叉污染。
第二加强食品储存。沙门氏菌在室温条件下可大量存活,特别是在夏季高温环境更易繁殖。因此,各类食品应当采取低温贮存方式,防止沙门氏菌繁殖。另外一定将生鲜食品和熟食分开存放,切忌将生熟食品一股脑全部塞进冰箱。
第三彻底加热灭菌。沙门氏菌不耐热,在60℃温度条件下15-30分钟即可被杀死,因此,彻底加热食物是预防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烹调大块肉类食品时一定要蒸熟煮透。
第四避免疾病传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还可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染,如果家中有此类感染者,除了及时就医治疗以外,还要注意将患者接触过的食物、衣物或其他物品及时消毒处理,预防疾病传染。
食品安全科普栏目编辑: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室主任 郝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