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479M/2025-124792 生成日期: 2025-02-20
文       号: 关键字: 执法,农业,法治,农村,工作
所属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2-20 10:30
浏览次数:

市政府: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2024年白银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原则,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法治宣传和监督,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领导职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关键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2024年局党组(局务)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工作4次,组织召开重大执法决定案审会2次,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和会前学法制度,2024年党组会议会前学法10次,全体干部职工学法30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并研讨交流1次。

2.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基层延伸。积极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按照白银市机构改革总体部署,撤销了白银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了白银市白银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及时完成人员、执法装备划转等工作,全面保障白银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执法工作。

3.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党组会议集中学习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决策,重大行政决策严格落实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聘任2名法律顾问全流程审核把关,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未提交党组会议审议、作出决定。

(二)深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做好“政数看”APP数据填报和应用工作,协调相关科室按照数据周期主动、及时、准确地更新数据。针对数字政府政务能力考评指标(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5个具体考核点)逐一进行优化完善,切实提升了各项工作指标。积极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2024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3项,未出现超时办理的情况,全程网办率、满意率100%。积极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工作,完成28项目录编制工作,挂接资源30条、完成率100%。

2.积极推进信用监管。做好“双公示”和“五归集”信息录入工作,按照“谁产生、谁检查、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我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检查等信息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归集上报,2024年共报送行政许可信息23条、行政处罚信息4条,录入率、合规率100%。

3.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2024年共审核规范性文件3件,1件已经印发,1件不属于规范性文件,1件正在修改完善,已经制发的文件在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上传。

4.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已出台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所有政策措施进行了核查,对新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审查,2024年共审查相关政策措施、招标采购文件22件,均符合公平竞争审查要求。

(三)深入提升执法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开展执法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全市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农业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参加了“法宣在线”和2024年度“互联网+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积极发挥典型案例指导作用,对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办结的案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共形成6个典型案例在白银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开展行政执法事项清理工作,研究制定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事项目录。

2.不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着力推行“三项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农业行政执法得到有效规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公开,通过白银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公开违法线索投诉举报电话,通过“甘肃省信用信息报送系统”“互联网+监管”等平台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信息,公示信息合格率100%。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实施行政处罚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全过程使用执法记录仪,同时按程序规范做好现场勘验、谈话笔录等纸质记录。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4年共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26件、涉法合同27件,均规范、完整地开具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意见书。

3.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扎实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2024年全市农资打假“护春耕促增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2024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77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111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1件,罚款11.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96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3件、线索2件。会宁县某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案被评为2023年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种业振兴专项整治行动,制发了《2024年全市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种子市场抽查,检查种子经营门店、企业、种苗生产经营主体233家(次)。完成了冬季仓库抽检、玉米制种田苗期转基因成份检测普检和玉米制种田、脱毒马铃薯原种田田间质量监督检验等专项抽检行动、抽检合格率100%;春季市场抽检77家(次)主体188个种子样品、抽检合格率94.7%。

4.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定下发《白银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一业一查”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白银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4年“一业一查”抽查任务的通知》,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随机抽取了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抽取监管对象13家,全部完成检查任务,并将检查结果全部录入。

(四)深入规范行政权力监管,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制发了《关于九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反馈涉农执法宽松软问题的整改方案》,针对6个共性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全面解决农业执法宽松软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全市农业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共发现6大类9个问题,已全面完成整改。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12名人员参加白银市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对25名执法人员资格证进行了划转及注销,全局共有35名执法人员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认真履行行政诉讼应诉职责,2024年共应诉案件2件,正在等待开庭。组织开展2024年全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推荐6卷案卷评选全省优秀案卷,会宁县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案被评为2024年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白银区销售兽药残留的鸡蛋案被评为2024年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文书。

2.依法化解涉农矛盾纠纷。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2024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发生275件,调处纠纷数253件,其中乡镇、村民委员会调解纠纷数248件,各县区仲裁委员会调解裁决5件,未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重大群体性事件。2024年我局依法办理涉农信访事项共10件,切实维农民群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合法权益。

3.加强农业农村普法宣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农业农村执法和管理服务全过程。积极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全市526个行政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全覆盖,有针对性地解决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有针对性进村入户开展各类农业法治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 6.16农机安全咨询日”“宪法宣传日”等宣传活动20多次,发放资料5万余份,切实增强农民群众法治意识。联合市司法局在抖音平台上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创新了普法方式,扩大了普法广度,提高了普法成效。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全面增强,形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监管-执法联动”机制还需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日常监管及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职能还需进一步理顺,建立健全“监管-执法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日常监管与农业执法有效衔接。

二是执法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大多执法工作人员都是技术干部,对涉农法律法规知识比较欠缺,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法律依据运用不准确,程序不精准,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是执法检查开展不均衡。各县区执法检查侧重于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对渔机渔具、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动植物检疫的检查力度不足。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民群众普法难度较大,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力度还需加强。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领导带头学法,提升法治意识。坚持并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公职人员学法等重点对象学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执法人员通过网络自学和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农业行政执法培训班,学习先进经验,同时邀请农业执法专家来我市现场授课,答疑解惑。通过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抓紧补上知识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的短板,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三)聚焦案件查办,加大执法力度。把执法办案情况作为衡量农业综合执法改革成效和执法工作的主要标准,坚持有案必查、查必见效,形成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护农、兴农、强农执法力量。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动植物检疫等执法专项检查,建立农业日常监管和综合执法联动协调长效机制,确保日常监管与农业执法有效衔接。

(四)加强普法宣传,营造法治环境。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不断健全和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充实和完善普法骨干队伍,培养一批“学法用法示范户”。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社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普法活动,切实提升普法工作效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