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GSD0117/2021-02437 生成日期: 2021-09-02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09-02 00:00
浏览次数:

  为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涉农经营主体的精准性、时效性,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依照《白银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为遵循,以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为契机,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等重点领域,聚焦涉农经营主体最困扰、群众最反感、制约发展最突出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强力整治、严督实查,进一步促进我局效能大提升、服务质量大提高、干部作风大改进、发展环境大改善。围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农业营商环境。
  二、重点任务
  认真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强力推进“四个环境整治”,对标对表16项具体任务,进一步梳理我局在营造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确保整治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以打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优质高效、开放友好的营商环境。
  (一)开展政务环境整治
  1.着力推动政策落实。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要认真梳理制定或执行的涉农经营主体优惠政策并形成清单,重点对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支持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改善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解读等情况进行自查整治,严禁出现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解读不准确、文件空转、政策悬空等问题,打好“减免缓返补” 政策组合拳,让国家政策红利落实到每一个涉农经营主体。(牵头科室: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2.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方式,局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水产科对我局现行的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再次梳理,提出具体改革举措,进一步申报材料和服务流程,完善。局畜牧兽医水产科对于“无规定疫病区输入动物检疫”行政许可事项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下放到各县区办理,如果下放按相关程序进行下放,各县区将现行的行政许可事项再次认真梳理,优化服务流程。二是全面清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对已下放行政服务事项进行清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动物诊疗许可证、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检疫同意(农业部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核发、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核发等行政许可事项,重点整治是否以“属地管理”为由将本单位、本科室履行的责任大、风险高的职权转嫁给基层,将办理程序琐碎、繁杂、直接面对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推给基层办理,层层甩锅、层层诿层的问题;整治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政务服务事项简单下放、一放了之,不同步下放资源,人财物仍然“高高在上”,对基层存在的困难不研究、不协调、不解决,导致基层干不了、干不好,“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梳理完成后采用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限制企业进入。三是加快“不来即享”扩面提质。利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陇企通”微信公众号分享涉农经营主体“不来即享”服务内容,全方位保证企业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不定期对重点项目涉农经营主体调研,详细掌握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建立动态监测台账,为落实惠企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电话、微信、QQ工作群等方式与企业交流,督促“不来即享”系统加快注册。(牵头科室: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科室: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科、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
  3.精简清理审批事项。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属各单位、局机关科室再次认真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形成清单,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对各单位、各科室自查上报的拟保留、取消、调整、暂停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其设立依据、实施主体、适用范围、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审批证照或文件、定期检验、收费标准等逐一进行研究、对接、审核、规范和确认。重点整治利益至上、本位主义,该下放的审批事项不下放,该取消的审批事项不取消,明放暗不放,将事后备案改为多重审批性备案或者转移到中介机构变相审批,自行设置前置条件,对能够下成且关联度高的审批事项下放不同步,导致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事项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减程序、减环节、减要件,明确时限,清理规范,确保每一项审批事项的时限压缩到最短,确保审批事项与服务事项严格区分开来,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时效。(牵头科室: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4.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围绕市、县行政审批事项,聚焦推行全程“网上办”+“大厅办”,整治线上未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线下政府大厅办理事项人员进驻不充分、授权不到位,以及业务办理系统未与政务服务网对接等问题。配合市大数据管理局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等数字平台建设,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计划科、政策法规与改革科、种植业管理科、畜牧兽医水产科及局机关有关科室)
  5.着力整治干部作风。着眼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整治一些干部在政商交往中不接触,躲商、避商、惧商,对企业敬而远之,致使应办的事办不了的问题;整治一些干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当“太平官”“无为官”,遇事“推拖绕”,遇矛盾上交,不为解决问题想办法,只为回避困难找借口,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整治法治意识淡薄,搞选择性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庸懒散拖、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党建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二)开展法治环境整治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聚焦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整治承诺政策不兑现、答应事情不给办,制定政策朝令夕改、来回“翻烧饼”、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切实抓好重大执法和及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核,对拟出台涉及涉农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时严格按照《甘肃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执行,坚决杜绝不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行为,坚决杜绝为了招商引资开出难以兑现的优惠条件,确保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2.规范政策制度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整治无法律依据或违反法律规定,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自定政策,自设标准实施监管执法,妨碍公平竞争、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梳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实施清单、组织开展行政检查,切实整治权责边界不清晰,履行职责不认真,对同一政务服务事项都能管、都不管,存在执法空白、推责诿过等问题。(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3.积极推广柔性执法。整治应开展而未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事项,执行过程不严格的问题。认真落实柔性执法要求,重点整治出现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人情执法、弹性执法的问题;整治钓鱼执法,不文明执法,或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问题;整治以罚代管,只罚不管,一罚了之,或者滥用自由裁量权,借机谋取私利,搞权力寻租的问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各科室,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
  (三)开展市场环境整治
  1.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重点、难点、堵点,大力整治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从“管卡压”变成“推绕拖”等问题;整治对涉农经营主体和群众在政务服务网申报业务不及时受理的问题;整治部门単位“好差评”未开展和评价率不高的问题;整治一次性告知、告知承诺等窗口服务制度落实不到位,循环证明、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整治服务涉农经营主体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三重门”现象,以及政策空转、政策截留、政策异化等“最后一公里”问题;整治服务企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2.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持“非禁即入”。整治涉农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受到的限制和束缚较多,人为设置障碍等问题;整治个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在选取合作对象和供应商时,区别对待民营企业等问题;整治所有制歧视、大小歧视、新老歧视,坚决破除不必要的限制和隐性壁垒。(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责任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三、工作步骤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从2021年6月下旬全面开始至 网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督查问效贯穿整治工作始终。
  第一阶段(6月21日-6月30日):制定方案,动员部署。按照本方案要求,各牵头单位要围绕“四个环境整治”,找准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责任分工,实施挂图作战,及时有效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7月1日-11月30日):强化措施,集中整治。各牵头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扎实开展自查自纠、行政事项集中清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党建科对整治工作全程监督跟进,确保每个问题按时整改到位。
  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总结提升,形成长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等进行全面总结提升,固化整治成果,建立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形成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在“三新”背景下,营商环境是党中央高度关心、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过不了营商环境这一关,就过不了高质量发展这一关。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场触及灵魂的自我革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增强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营商环境大改善。
  (二)加强领导。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统一领导、统筹调度,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牵头抓总,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协同配合,将各项任务具体到项、落实到岗、量化到人,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督实查。把督导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各环节,市农业农村局党建科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县区、各单位、各科室开展工作清理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必要时进行通报,确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畅通投诉渠道,对整治中受理或发现的严重影响农业农村局形象、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签后,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对在整治中发现的漠视企业和群众诉求,不担当不作为、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要求,积极容错纠错,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放开手脚、大胆干事。
  (四)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各种涉农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宣传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突出正反两方面典型,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一批破坏发展环境、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农业农村形象的人和事,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五)务求实效。深刻汲取“5·22”公共安全事件的教训,深入查找和坚决纠治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要加强监督,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真正把工作成效体现在落实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上,体现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上;体现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以实际成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附件:白银市农业农村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优化营商环境
  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全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调度,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活动扎实开展,市农业农村局决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刘正祥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杨 凯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纪委监委
  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张永贵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永国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发禄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路自忠 市畜牧兽医总站站长
  宋秉海 市种子站站长
  刘国财 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
  沈渭明 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王 颢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成 员:王建儒 市委农办秘书科科长
  俞培强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负责人
  刘启茜 市农业农村局人事科教科科长
  师永沿 市农业农村局计划与规划发展科负责人、世行办主任
  杨震发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负责人
  滕淑霞 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
  冯 燕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乔 霞 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科科长
  吴 兵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指导科负责人、
  市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站站长
  展宗亮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负责人
  高 娟 市农业农村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科长
  牛 涛 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科负责人
  常守龙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基建管理科科长
  寇宗翠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管理科科长
  周永保 市农监办主任
  王晓斌 市农产品质监站站长
  武丽蓉 市农广校校长
  徐 晋 市农村能源站站长
  梁晓玲 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
  胡志亮 市农牧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主任
  雷晓琳 市农业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站站长
  彭小蔚 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
  刘庆祖 市农技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姜慧芳 市畜牧兽医总站办公室负责人
  柴举畔 市种子站办公室主任
  焦立新 市农机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李继宁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办公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与改革科,高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政策法规与改革科工作人员为办公室人员,负责统筹推进日常工作,制定活动有关文件、起草相关材料,汇总上报活动开展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