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GSD0117/2021-02737 | 生成日期: | 2021-10-13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
第055号提案的答复 | |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10-13 00:00
浏览次数:
|
|
|
|
(A类) 市农函〔2021〕224号
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055号提案的
答 复
民革白银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冠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冠果属国家战略资源和重要的油料作物,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文冠果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土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白银市文冠果栽培历史悠久,在靖远县东湾镇砂梁村乃家沟长有两株百年以上的文冠果古树,经有关部门鉴定,其中一株树龄在300年以上,地围达3.6米,树高6米,冠幅6米多,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靖远、会宁山区也有人工栽植20—30年以上的大树。
一、发展现状
(一)种植面积
近年来,我市把文冠果作为调整干旱山区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树种,在退耕还林等工程中大面积推广。截止目前,全市文冠果面积达到42.39万亩(会宁县12.63万亩,靖远县18.08万亩,景泰县9.36万亩,平川区2.32万亩),文冠果种子产量达到26.6万公斤。
(二)种植区域
文冠果也称文冠树、崖木瓜,全国大部分北方地区称之为木瓜,是落叶小乔木,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其果实也叫蒴果,比棉桃直径大,约为5-8㎝,成熟后果实开裂成2-5瓣,3-4瓣居多,每瓣含4-6粒球状种子,直径约为1 ㎝,是一种油料植物。文冠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林树种,在我国属珍稀植物。靖远县主要种植在若笠、东升、五合、永新、双龙、石门、兴隆等7个乡镇,景泰县主要种植在正路、寺滩、上沙沃、喜泉、芦阳等5个乡镇,会宁县主要种植在汉岔、头寨、新添、柴门、四房吴等10个乡镇,平川区主要种植在黄峤、种田、复兴等3个乡镇。全市已建成若笠(6.5万亩)、东升(7.5万亩)、五合(2万亩)、芦阳(5万亩)、正路(3.5万亩)、寺滩(1万亩)、上沙沃(2万亩)等7个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乡镇。
(三)经营主体
全市现有甘肃陇原农林科技公司(靖远)、甘肃蓝天骄子农贸科技公司(靖远)、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公司(靖远)、甘肃海全文冠果生态公司(景泰)、甘肃菁茂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景泰)、甘肃长瑞文冠果产业发展公司(白银产业园)等6个文冠果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现有靖远县益信种植购销、靖远恒盛种养殖、靖远县碧丰种养殖、甘肃茂群种养殖、靖远县万亩绿洲种养殖、景泰县国君文冠果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8家(靖远县221家,景泰县7家)。
二、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2015年,省上明确将文冠果列入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战略,并将我市靖远县确定为全省3个文冠果基地建设县之一,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市委、市政府将文冠果作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来抓,将文冠果产业发展纳入政府林果业目标管理考核。
二是强化种苗供应。为确保给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合格苗木,市、县始终把提供品种优良、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苗木作为发展文冠果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投资10万元,开展文冠果良种引种和选育技术初步研究,筛选出河南文冠2号、陕西文冠1号2个优良文冠果种源;投资80万元,支持国有苗圃进行文冠果优质苗木繁育,年产优质合格苗600多万株,保证了全市文冠果苗木的供应。同时,对产业发展所需苗木统一采购,在苗木供给调运中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即:生产经营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种苗合格证、种苗标签)和种苗质量监理制度,严把种苗进口关。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统筹项目安排,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推动文冠果产业发展,确保每年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各县区结合项目建设,除进行苗木补助外,统一采购化肥、地膜、农药等物资,分管理季节发放到文冠果种植户手中,现场指导田间管理,推动文冠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立足科技支撑,不断优化服务措施。聘请省内外文冠果专家,组建全市文冠果产业发展专家小组,常年对我市文冠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咨询服务。针对我市文冠果生长缓慢,产出低等不利产业建设等因素,组织人员在陕北、山西一带考察学习有关文冠果栽植先进技术、经验指导本地生产。固定本市专业技术人员10名,常年在各乡镇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同时项目实施乡镇、村也分别明确2—3名农民技术员专门从事产业发展,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技术服务网络。
五是强化示范带动。强化文冠果油料林示范园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建设省级财政支持的文冠果油料林示范园2个,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技术重点支撑,提升了文冠果单产,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示范户的典型引导作用,在降水300毫米以上区域选择条件适宜、积极性高、基础较好地区,统筹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安排,实施连片发展、整村推进。同时,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文冠果种植大户业,作为产业示范户进行重点培育,从项目、资金、技术各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进一步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六是强化产业延伸。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下经济,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依托现有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组建一批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农户”、“科技人员+农户”等发展模式 ,全面提升文冠果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提升文冠果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存在问题
一是优良品种少,经济效益较低。文冠果栽植见效周期长,栽植品种必须选择优质高产新品种,但是,前几年盲目栽植的劣质品种产量低,收入不高,农户有时还要倒贴水费,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直接影响了农户发展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冠果大发展。
二是产品成本高,消费群体较少。目前文冠果种子价格30—50元/公斤,由于原料成本高,油料加工企业产品滞销。经估算,作为食用油加工后的价格每公斤150元左右,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作为生物质能源,成本约是目前柴油价格8~10倍,消费者更是无法接受。
三是分散种植多,产业规模较小。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没有统一规划,农户分散栽植的多,还没有形成规模,后期管理成本高,树木挂果后,由于数量有限,不便收购、运输、储藏、加工等。
四是加工能力低,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市从事文冠果产品加工的企业有3家,主要进行食用油加工和文冠果茶叶加工。种植规模最大的靖远县文冠果种子加工主要是靠小型榨油机进行食用油加工,加工能力有限且资源浪费严重。文冠果深加工是极其薄弱一个环节,文冠果中果壳中苷类新化合物、果皮含糠醛,都暂时无法提取利用。受加工能力和深度的限制,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不佳,严重挫伤了农户积极性,制约了产业规模,文冠果产业发展后继乏力。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产业发展指导力度。制定出台文冠果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文冠果协会或文冠果组织机构,统筹文冠果产业发展。建议政府成立文冠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文冠果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良种选育推广力度。加大对文冠果良种选育的研究扶持,加强良种基地建设,确保基地建设种苗质量。依托林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站、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培育良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加快苗木培育。实行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系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对种苗生产等环节严格管理。同时,加大良种推广补贴的力度,提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质量品质,以促进文冠果产业大发展。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大文冠果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培植,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抓住建立与林农的利益连接机制这一核心,通过引进、嫁接,联合、改造、重组、兴办等途径,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促进文冠果产业链的延伸。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种植、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是加大科技研发攻关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文冠果茶、文冠果油等产品,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文冠果产品附加值,为文冠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再次感谢对我市文冠果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希望继续对我市“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人:杨震发;电话:18993597807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