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0013911479M/2023-162191 | 生成日期: | 2023-02-08 |
文 号: | 关键字: | 羊,痂,病,消毒,感染 | |
所属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羔羊有几只嘴唇上出来了痘疹子,有的破烂了,怎么办? | |
信息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2-08 09:36
浏览次数:
|
|
|
|
这是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羊口唇、舌、鼻、乳房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红斑、丘疹、水疱、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是羊常发的疫病之一。羔羊最易患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流行特点 本病只危害山羊和绵羊,以3~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人和猫也可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羊常因皮肤、黏膜擦伤处接触到病原而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夏季发病较多。由于病毒的抵抗力强,羊群一旦被感染则不易清除,可持续危害羊群多年。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3天。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即唇型、蹄型、外阴型,偶见有混合型。 唇型为最常见。病羊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继而发展成水痘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若为良性经过,痂垢就逐渐扩大、加厚、干燥,1周~2周内脱落而恢复正常。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泡、脓疱、痂垢,并相互融合,波及整个唇部,面部、眼睑和耳廓,形成大面积龟裂和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往往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使得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突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逐渐衰弱死亡。病程长达2~3周。有的病例伴有化脓菌和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和坏死,使病情加重。口腔黏膜也常受害,在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上形成脓疱和溃烂,伴有恶臭味。少数病例可因继发性肺炎而死亡。通过病羔羊的传染,母羊奶头皮肤,也可发生上述病变。继发性感染还可蔓延至喉肺以及第四胃。 三、预防措施 1、由于本病主要是经创伤感染,7~25日龄羔羊为出牙期,羔羊喜爱舔食异物,易损伤口腔粘膜,因此要防止饲料和垫草中芒刺的损伤,保持产羔圈舍干燥,铺撒清洁柔软垫草,并加喂适量食盐,减少啃土墙机会,保护口腔粘膜不受损伤。 2、因羊口疮与山羊痘两种病毒间有交叉中和性,我国用低温培育的山羊痘弱毒苗免疫山羊后,接种羊局部无反应或仅有轻度的反应,但可抵抗羊口疮强毒的攻击,故也可用接种山羊痘弱毒苗的方法来进行免疫预防。 3、强化消毒,污染的垫草要烧毁,场地、器具等可用2%氢氧化钠、10%石灰水或20%热草木灰水等消毒。 四、防治措施 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g/L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直至病羊痊愈为止。 1、综合治疗:全身治疗与局部用药相结合。病毒唑(三氯唑核苷注射液)100mg/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mL,按2∶1混合肌注,成年羊3ml,羔羊减半或2ml;局部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一般用药2~3天,效果较好。混合感染、严重病例要配合磺胺药和抗生素、维生素C等综合防治措施。 2、局部治疗: (1)青黛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先用3%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病羊口腔,再将青黛散粉末喷布于整个口腔,3次/天,连用3~7天即愈。在用药的同时做好病羊的隔离,防止传染;给病羊饲喂无刺激、易消化的柔软饲料;配合搞好圈舍和饲槽的清洁消毒工作。 青黛散处方:青黛、黄连、黄芩、黄柏、薄荷各10g,桔梗、栀子、儿茶各6g,冰片、明矾各3g,磺胺咪5g,研成细末既可。 (2)冰硼散粉末涂抹患部,用消毒外科剪和镊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将冰硼散粉末(冰片50g、硼砂500g、元明粉500g、朱砂30g,研末,混匀)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1次,连用2~3次,治疗7~10天,至患部痂皮或结痂脱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 (3)创面也可选用以下药物涂擦:2%龙胆紫,或3%碘酊甘油(碘3g、碘化钾5g、75%酒精10ml溶解后加甘油10ml)或碘松石合剂(碘酊1份、松馏油1份、石蜡油1份)。每日2次,连用3天。磺胺类药物粉剂撒布创面。或用淡盐水冲洗溃疡面后吹撒冰硼散(冰片15g、硼砂150g、芒硝18g、研为细末)每天2次,2天后溃疡面上长出新的肉芽组织,此法疗效很好。 (4)清除痂垢后,创面先用0.1%高锰酸钾水洗,再用下列药物涂擦:①3%碘酊、松榴油、石蜡油(1∶2∶2)合剂,调匀后使用。②呋喃西林、鱼石脂软膏(1∶4);③碘甘油(7%碘酊70ml、加无水甘油30ml),均按每日1次,连续7天,隔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5)也可用下列中药涂敷溃疡面:①白芨粉、植物油、冰片(10∶5∶1)合剂,调匀;②人中白、人工牛黄、青黛、冰片、石膏、儿茶等份,共为末;③青黛9g、黄柏9g、黄连6g、桔梗6g、儿茶6g、薄荷3g为末;④口疾灵:用青黛、黄柏、地丁、枯矾、百药煎等十余味药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⑤儿茶15g、枯盐12g、人中白9g、川莲9g、飞矾9g、青黛6g共为细末涂敷或喷入口腔;上述药物每天涂敷1~2次。用浸蘸50g/L硫酸铜水溶液的棉花擦掉硬痂,然后在患处涂上碘甘油(50g/L碘酒100mL、甘油100ml)。 (6)蹄部病变,先洗净后用50mL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分钟,每天1次,连续用药2天,如未愈,隔1周再浸泡治疗一周,症状可明显减轻,2个疗程即可治愈;还可用10%的氧化锌或硫酸锌或5%福尔马林浸泡,再用10%的氯霉素溶液混于酒精或丙二醇内涂搽,也可用土霉素或多粘菌素软膏涂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