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MB14868666/2022-00022 生成日期: 2022-05-12
文       号: 关键字: 民族,团结,工作,创建,进步
所属机构: 市民宗委 发布机构:
靖远县“四举措”扎实推进民族团结 进步创建工作
信息来源: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2022-05-12 17:21
浏览次数:


靖远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及省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中心工作,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牢牢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梦”总目标,持续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创建水平、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宣传载体,不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提速增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行动方案》等各级政策精神,主动把民族工作放到全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建立了县委常委会、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定期研究创建工作的制度,制定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络和乡、村(社区)两级责任民族宗教制度,配备乡镇民族宗教专干18个,确定村(社区)信息联络员192个,出台了17份指导性文件,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财政预算安排、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课堂教学、社会生活、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彰显资源优势,提升创建水平。深入挖掘县内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规划打造村史馆、民俗馆、博物馆,提升改造已有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旧址、文化博物馆、改革发展成就馆等展陈馆进行,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6个、民族团结进步展馆8个、“一村一场”文化广场147个,引导各族群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理性平和、科学文明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情趣,全面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心基层阵地。突出县优势资源,弘扬“渡河精神”“奋斗精神”“爱国精神”“人文精神”“团结精神”,创新打造“创建工作+红色传承”“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创建工作+教育优先”“创建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移民搬迁”五个特色品牌,深入实施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和将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家校工作相结合的“三进”“三结合”活动。截至目前,建成主题纪念馆、主题公园、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5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处,创评“四星级村”87个,建成美丽乡村13个,评选“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脱贫致富光荣户”1760户,“好婆婆”“好媳妇”330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持续夯实。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创建内涵。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汉族群众会种植、善管理,少数民族群众擅养殖、精餐饮的各自优势出发,集中培育特色富民多元产业,建成特色产业园1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70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32家。深入实施产加销产业链条延伸创建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结成牢不可分的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截至目前,以“靖远羊羔肉”为龙头的清真餐饮业星罗棋布省内外1000余家、直接就业5000多人,成为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成功典型。坚持招商引资,引进阿西娅集团投资6.5亿元,大力发展羊产业链项目,带动2万余人农业人口结成增收致富“共同体”。以东西协作为契机,持续提升共同发展水平,累计落实天津市和平区协作资金2.01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83个,捐资捐物2356万元,有效支持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集中培育打造人文化宣传载体,编写拍摄《团结的力量—靖远民族团结好故事》、《民族团结促发展,同心跨越新时代》《用红色文化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以民生大改善增进民族大团结》等文艺作品,全面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四是丰富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推进和模范示范引领,着力激发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力,全面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进景区、进两新组织活动等“十进”活动,确保选立一点、点亮一处、示范一片,坚持每年打造15个左右的县级示范单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造就了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能示范的创建“领头雁”。截至目前,有59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模范集体、示范单位;58人被评为全国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模范个人。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届,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4人,有效发挥了民族团结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下基层大宣讲和民族团结宣传“三下乡”等活动;借助枸杞采摘节、大庙梨花节、小口大枣采摘节、“岷漳情·花儿会”等各类县内重要节会,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知识,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到各族干部群众心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