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001391125X6/2022-143656 生成日期: 2022-11-03
文       号: 关键字: 新材料,项目,产业,科技,发展
所属机构: 市科技局 发布机构:
白银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60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2-11-03 16:26
浏览次数:

经济委员会:

我局收到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60号提案“关于促进我市特色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后,认真梳理总结特色新材料基地建设推进情况,为特色新材料产业不断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指明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进展情况

我局作为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牵头部门,研究制定了《白银市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方案》《白银市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白银市新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白银市新材料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白银市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及推进措施,结合我市产业实际,紧扣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沿,绘制有色稀土、碳纤维、凹凸棒石、电池材料等产业链链条图谱,梳理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项目21项,征集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9项。建立了协调推进会、项目研究会工作机制,月询重点项目跟踪进度,月报工作台账汇报进展,细化协调服务解决突出问题。白银集团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等项目达标投产,稀土公司1.1万吨稀土萃取分离等项目试车运行,长通公司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加速推进,“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研发项目”全面投产,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进展良好。先后争取科技部重点专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989万元,稀土新材料等17家企业获得市级科技研发经费项目资金303万元。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的务实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机构。西北矿冶院“有色金属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挂牌,甘肃大象能源联合新材料研究院建设甘肃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白银分中心洽谈工作有序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致力链条延伸,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围绕“多点突破、错位融合”的产业发展体系,以举旗企业为示范引领,耦合生态发展目标,瞄准新材料技术前沿,遵循产业发展路径,持续在补链延链上下功夫,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甘肃郝氏碳纤维与链内企业合作,开拓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配套领域的应用市场;强化瑞康众源与武汉理工大学、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合作,拓展铁基新材料下游深加工,壮大有色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师大科创研究院、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与甘肃御美堂等企业开展凹凸棒石产业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合作,推动凹凸棒石产业链条延伸闭环。

(二)汇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平台能级。依托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高校院所,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平台密切链接产业化。加快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重构,通过“撤并转改”进行优化整合、力量重塑,增强研发实力,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甘肃稀土公司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集聚行业上下游企业创新要素和高校院所科研力量,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依托甘肃郝氏碳纤维公司与兰州石化集团开展碳纤维原料供应合作,打造碳纤维产业化基地,努力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三)整合项目资金,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突破新材料产业链断点卡点制约,采取院企校企合作、链内企业强强联合等方式,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揭榜挂帅项目。重点实施振烨集团铜基新材料产业园、甘肃宏达铝合金新材料加工、有色长通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壮大有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支持郝氏碳纤维高性能聚丙烯腈原丝产业化延链项目、高硅氧复合材料产业化应用项目;着力推进萃华科技等企业凹凸棒石精制提纯、超细粉体材料加工、土壤修复材料生产、矿化改性肥料生产等产业化项目;不断加快中天化工等企业级超纯氟化锂产业化、超纯氟化锂技术改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

(四)注重引育结合,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制定出台《白银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和运行涵盖科技创新各学科和产业领域的人才信息数据库。加大引进国外高层次智力资源力度,邀请德国、丹麦等高端国外专家开展医养技术合作。在培育本土人才方面,实行行业首席专家制度,落实行业首席津补贴。出台《“铜城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办法》,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解决人才生活保障问题。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省市“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五)提升承载能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立足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实际,各县区政府、白银高新区加快供电、供水、道路、污水处理、管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顺利入驻和后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聚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园区道路、供水、蒸汽、天然气、固废及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全面启动银东一期(二片区)开发,实施3个大环境绿化项目,核心区热能改造项目正式投运。新建道路7.8公里、各类管网54.6公里,水、气、热、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完善,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创优政策环境,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贯彻落实全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求,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政策,统筹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工作落实,全面加快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推动新材料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白银市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白银市研究院(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等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启动《白银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白银市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等政策修订工作,为强科技强工业行动落实提供政策保障。推行科技成果种子计划,挖掘登记一批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强化人才支撑,采取创业大赛选拔、论坛路演筛选等方式,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夯实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根基。围绕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方向,一手抓高精特新,一手抓招大引强,配合白银高新区积极对接国科控股、江苏好收成、北京灏谷科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企业机构来银投资。在面对疫情导致招商引资“出不去、进不来”的双重压力下,改为线上招商、视频招商、不见面招商,在线对接洽谈甘肃垒鑫达、甘肃宝盛等项目落地。

白银市科技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指导监督下,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细化措施,不断加快特色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对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白银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