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GSD0202/2018-08331 | 生成日期: | 2018-06-15 |
文 号: | 关键字: | 项目,招商,产业,工作,企业 | |
所属机构: | 市经合局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人民政府 |
白银市经济合作局关于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 | |
信息来源:市经合局
发布时间:2018-06-15 11:01
浏览次数:
|
|
|
|
市政府: 2013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通报第15期第三十三条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项目抓招商”的理念,抢抓政策机遇,借力平台载体,创新思路举措,细化目标责任,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全员行动招商,全力以赴引资,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开展、国内500强企业招商、在建项目跟进、兰洽会合同项目落实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截至9月底,全市招商引资在建项目311个,较往年同期增加81个,同比增长35.22%;累计到位资金190亿元,较往年同期增加71.4亿元,同比增长60%。预计全年到位资金260亿元,可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全年目标任务。 ㈠开展全员招商,突出招大引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走出去、大招商,请进来、招大商,”围绕民营500强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点对点招商。为了加强对“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出任组长,市政府其他领导各分管2-3个产业,担任各产业组组长,各产业确定了责任部门、配合单位,并把全市打造产业体系的年度目标任务下达到县区、企业、单位、部门。同时按产业相近、职能对口、行业关联原则,实行市级领导、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对口联系国内民营企业500强。其中,每位市级领导对口1家民营500强企业,每个部门配合1位市级领导,每个部门跟踪1家或几家民营500强企业,每个县区分配若干家民营500强企业,结合我市产业链发展实际,紧紧把握全国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全面出击,广交朋友,积极洽谈对接适合白银发展的项目。市领导亲自研究各自所联系的重点项目及民营500强企业,对其他领导联系而自己熟悉的企业,积极协助、互相补台。截至10月底,市四大班子领导、5个县区、白银高新区及8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通过电话、邮件、上门拜访、邀请考察等多种途径共接触民营500强企业300多家。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上门招商,先后赴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拜访对接目标企业;市人大、市政协及各县区、园区等30多个部门单位组织人员叩门招商,拜访民营500强企业130余家。各单位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推出了项目,宣传了白银。 ㈡探索专职招商,打造产业集群。为了全力打造我市“3+4”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产业、化工产业、能源和先进高载能产业三个千亿元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建材陶瓷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四个百亿元产业链),加大重点产业招商力度,强化精准招商工作,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组建成立了“3+4”产业集群专职招商工作小组,印发了《白银市“3+4”产业集群专职招商小组工作方案》,从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进村社(区)”和“三支一扶”人员中抽调了45人组成9个重点产业专职招商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联络人员,从事重点产业专职招商工作。主要负责本产业链产业规划的制定、产业形势的分析研判、项目库的储备完善、节点项目的筛选论证、精准招商项目的凝练,产业链项目上下游延伸配套方向等工作。目前,各小组已全部到位,进入了工作状态。针对民营500强企业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项目不够具体、任务不够明确、目标不够精准、工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围绕民营500强企业深入开展“3+4”产业集群精准招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招商的重点企业和具体项目,形成了任务倒排、时限倒逼,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使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有效对接。 ㈢完善工作机制,加大项目落实。市委、市政府把项目落实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领导推动、问题破解和帮办服务三个环节,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建设。一是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开工项目制度和市级分管领导联系未开工项目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跟进”的要求,由市级领导“回访”第十九届兰洽会签约项目中的58个开工项目、48个未开工项目和44个协议项目,抓进度、抓协调、抓推动。二是按照省上要求,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成立了市政府项目落地办公室,按照“谁招商、谁负责”、“谁签约、谁落实”的原则,细化了推进项目落地的“六项职责”和“三项制度”,市政府分管招商引资的领导定期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目前已召开协调会议2次,发出督查通报1次,招商周报23期,对新天地文化商业街三期项目、白银特色生态文化园项目等8个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促进了项目的落地开工和顺利实施。三是建立了帮办人员数据库,实行月报表制度,不定期对相关部门和帮办人员的帮办服务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促各项目帮办服务人员帮助企业查问题、解难题、破障碍,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㈣优化招商政策,严格兑现奖惩。为了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环境,降低投资政策门槛,支持招商引资和民营企业应对市场压力,市政府制定了“3+4”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项目土地出让价格优惠政策,修订完善了促进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优惠政策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条款。充分发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作用,对每个项目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节点”进行监控,对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进行监督,对工作拖沓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同时,修订完善了《白银市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办法》和《白银市招商引资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市委、市政府首次对引进北京铜牛集团投资的“服装加工项目”的原会宁县西城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郭志辉团队等2名招商引资中介人进行表彰,并各奖励人民币5万元。对在2012年度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张国荣等33名优秀帮办服务人员进行表彰,每人颁发奖金2000元,调动了全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全市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对新引进重大招商引资工业加工类项目的部门给予重奖,对未完成招商引资工作的部门评为三等部门,给予诫勉谈话,取消单位评先评优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㈤借力节会平台,强化宣传展示。充分利用“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客商云集的时机,组团参加了开幕式、全省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非公企业项目签约仪式、商协会座谈会、民企陇上行系列活动、甘肃省投资环境说明会以及会议期间举办的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尤其高度重视我市展厅布展工作和举办白银投资项目专场签约仪式。在展厅布置上,以“白银—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布展主题,运用LED大屏幕、液晶屏、灯箱片、图片、实物等形式,用近30个版面集中展示了我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发展的3个千亿元产业链、4个百亿元产业、兰白经济区建设、循环经济成果、白银工业集中区风采、重点投资项目、优惠政策等内容。在产品展示上,展示了包括有色金属、化工和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医疗器械等50多个品种。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对我市的区域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进行了全面展示,做到了有亮点、有特点、有看点。在宣传推介上,市领导先后在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介会、民企陇上行企业家赴白银考察推介会、全国工商联常委会人员赴白银考察推介会上面向企业家进行了投资环境推介,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信息118篇。由于前期各项工作扎实到位,我市成为大批客商关注的焦点,全市共签约项目211个,签约金额962.09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0个,签约金额56.67亿元;引进中国500强企业项目4个,签约金额29.5亿元;引进民营500强企业6个,签约金额101亿元;引进上市公司项目6个,签约金额101.92亿。 ㈥主动外出招商,拓展对外交流。市上四大班子领导牵头部署工作,带头上门招商,先后赴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拜访对接目标企业,抓衔接、抓督促、抓落实,积极协调解决各单位在招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招商工作营声势、造氛围、创局面。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外出招商。先后拜访了香港正威国际集团、上海电气、浙江正泰集团、浙江传化、河南许继集团、国药控股、亚邦投资控股集团、南京绿都控股集团、广东核电集团、浙江天能集团、沈阳大唐彩陶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意向投资建设白银村镇银行、白银物流中心、白银农业产业循环经济园项目3个。邀请接待了深圳温卡丽酒业集团、上海克丽丝集团、成都愿景实业集团、武汉百世嘉开发公司、上海住大企业发展集团、中科招商集团以及来自北京、广东、山东、上海、福建、兰州等国内各省市投资客商40余批600多人次。对外邮寄资料2000多套,发送和回复客商电子邮件200多件,在会场、宾馆、饭店等发放宣传材料9000多套。 ㈦筛选储备项目,收集编印资料。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能源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建材陶瓷业、农产品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特色产业,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市直部门等征集储备项目700多个,规划项目资金9000多亿元,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全面系统、各具特色的“项目库”。从储备的项目中,按产业分类,精选了部分项目,印制《白银市重点投资项目》、《白银市重点投资项目目录》、《白银市民企陇上行重点投资项目》等中英文对照1万多册。对《白银市投资指南》进行了修订完善,印制中英文对照7000多册.修订后的投资指南内容包括白银市概况、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及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先行、白银工业集中区、投资政策、投资服务等版面。白银招商网访问量逐年增加,上半年共发布新闻信息211余条,截至10月底网站访问突破8569人次。 201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和项目建设的总要求、总部署,找准差距,挖掘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市招商引资新开工项目力争达到130个以上,到位资金争取增长25%以上,项目落地率确保达到80%以上。 具体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㈠强化措施,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和“3+4”产业集群招商工作。产业链点对点招商、“3+4”产业集群招商举措,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推进全市招商工作的抓手,明年要在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力度,采取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间、定结果的办法,把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和“3+4”产业集群招商工作落到实处。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优先领域,将重大项目招引作为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加快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项目。 ㈡加强宣传推介,动员全员招商工作。通过网络、媒体等平台加大对我市投资环境的宣传和推介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发布招商信息。通过大张旗鼓的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兑现招商奖励等措施,不断激励调动全员招商工作的积极性。多点开花、广交朋友,把我市的好形象、好政策及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独特亮点推出去。 ㈢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开展政企联合招商。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政企携手联合,共同招商,积极动员国有大中型企业,解放思想,整合企业资源。主动引进民营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充分挖掘企业的存量资产和人材、市场等优势,开展产业链延伸、增链、补链等项目的专业招商活动,充分利用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等潜在资源,作好投资政策、投资环境宣传,动员来银投资兴业。 ㈣加大项目凝练力度,不断优化完善项目库建设。按照国家投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产业基础,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筛选、凝练、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好“3+4”产业集群招商项目基础工作,力争每个产业组拿出5—10个达到项目建议书水平的招商项目。 ㈤围绕民企陇上行活动,做好精准招商工作。充分利用省上搭建的招商平台,积极参加民企陇上行、浙商陇上行等相关活动,重点筛选一批和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的500强民营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㈥加强专业学习培训,强化专职招商队伍建设。锤炼“3+4”产业集群专职招商队伍的招商工作能力建设,通过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案例分析、工作实践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稳定的招商攻坚队伍,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运作程序,能够独立作战、独当一面,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落实力的招商攻坚队伍。 ㈦依托客商人脉资源,加强以商招商工作。要在以商招商工作上动脑子、下功夫,采取感情交流、主动服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人员加强与已落户企业家的沟通、联系。搭建平台,组建招商引资企业协会促使越来越多的落户客商利用“圈内人脉”和“亲情关系”,穿针引线,提供招商信息,引商带商,争取引进一个带来一串。 ㈧强化项目落地工作,做好帮办服务工作。加强对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各引资单位实行“一个企业、指定一名班子成员、选定一名驻企帮办人员”的帮办服务制度,全力为项目企业提供“全过程、零距离、保姆式”的帮办服务。
白银市经济合作局 2013年11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