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GSD02/2019-00791 生成日期: 2019-04-12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发布机构: 白银市供销合作社
白银市供销合作社2019年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9-04-12 00:00
浏览次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全市供销系统深化综合改革的冲刺一年。距离2020年全面完成综合改革任务满打满算也就两年的时间,形势逼人,时不我待,需要全系统上下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继续努力。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为农服务旗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1号、省委4号、市委67号及省社“四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社四届二次理事会议的部署,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和稳步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拓展新型经营服务领域,有效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主要目标:双线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各级联合社主导的行业

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伸到村到户,上下贯通、横向融合的双线运行机制协调运转。基层组织基本健全,全市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基层供销组织联起千家万户,经营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所有乡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系统商品销售、利润总额和农产品收购额年均增幅超过10%,农资经营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以上。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市供销集团﹢市县社属企业﹢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以乡村加油站、加气站等网点为依托,覆盖全市农村。农民的农资专业合作社正常运转,社有龙头企业覆盖合作社,合作社覆盖农户的为农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作用。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系统要按照新时代有新气象、新时代有新作为、新时代有新担当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内涵,联系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联系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刻变化,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新时代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十九大报告决策部署上来,认真抓好统筹学习,确保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全市供销系统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供销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优势,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积极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联社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并扎实开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供销行动,依托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和经营网点,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供销社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要求,建设完善贯通县、乡、村三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推动建设整洁美丽、整齐有序、整治有力、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加强协调汇报,形成强大改革合力。今年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市、县(区)供销社要进一步加大协调汇报力度,按照中央11号、省委4号、市委67号文件和各县(区)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开展综合改革“回头看”,切实梳理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列出清单,对标对表,积极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更多支持,落实已有政策,形成推进综合改革的合力,抓紧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切实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综合改革。

(四)加强联合社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和合作制原则完善治理结构,加快健全恢复“三会”工作步伐,市、县(区)两级今年必须完成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设。切实构建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属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加快白银市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工作,集中开展社有资本的运营,吸收社会资本加入供销集团共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各县(区)社也要积极汇报协调、创造条件,组建县级供销集团公司,强化对各县(区)社有资产的监管运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提升为农服务综合实力。

(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基层社恢复重建。坚持市场经济导向和合作经济属性,按照区域布局、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和开放办社的原则,加快基层社建设。一是认真总结基层社恢复重建经验和不足,研究切实有效提升经营和服务能力的举措,在基层社重组和完善经营上有新突破,破解基层供销社建设缓慢,制约和影响全系统服务功能发挥的难题;通过新建、改建、联建、帮建和企业带动建设等多种形式,加快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2019年底实现全市乡、镇基层社全覆盖。县(区)社要着力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全、销售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基层社,通过示范引领,逐步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综合性联合社。今年要创建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0家。二是规范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在中心村和人口密度大的行政村和社区持续规范建设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村合作金融、土地托管、庄稼医院、惠农政策落实等综合服务,打造“十分钟服务商圈”,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2019年完成70%以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任务,力争2020年底完成全市70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三是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要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建一批制度健全、产权清晰、管理民主、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一要大力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农民组织化是服务规模化的强力支撑,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民组织化的有效手段。按照“广覆盖、拓领域、重规范”的要求,加大领办农民合作社力度,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合作掌控力,把更多的农民凝聚到合作道路上来,把农民群众分散生产融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大生产之中,真正体现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二要加快组建县乡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在大力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组建乡镇、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通过更广范围的联合形成组织整体优势,保证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从而增强与农民组织和利益联结的稳定性。同时,规范完善县、乡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内部产权联结、组织架构、服务方式、运行模式、分配机制等,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与供销社融合发展机制,逐步将县以下供销社打造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会宁县是全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试点县,要按照行业相同、地域相近的原则,健全完善一批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运行规范、助农增收效果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全系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六)改造提升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业务。市电商公司抓总,通过国家总社的“供销e家”平台,做到上连下串的模式,全身心打造“供销e家”平台。一是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建成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引导农村商业电商化。二是坚持“农”字当头,着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注重打造地方特色,塑造地方品牌,使村级综合服务社成为当地推广名优土特产的重要抓手。结合市社与市电信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用足用活合作内容,全力拓展网上代购农机具、家电、服装、生活日用品等商品以及农产品销售和农资的在线销售,再生资源回收。三是加大农村电商培训和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优势,加大对农村电商培训工作和网络建设力度,教育和引导回乡大学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总之,通过改造、提升,努力把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造成电商服务中心,在组织工业品下乡的同时,积极组织农产品进城,让农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与供销社电商的快捷服务,在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同时,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助力脱贫攻坚。

(七)全面推开“乡村加油站”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安排部署,在贫困村建设“乡村加油站”,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村加油远、加油难、加油贵问题。全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乡村加油站”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和2019年重点工作和落实深化改革重要任务,按照省供销联社和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抓好2019年已启动建设的52个“乡村加油站”建设。二是深入调查研究,针对目前全市农贸市场投资规模小,建设层次低;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建设资金短缺、市场设施简陋、市场承载量小;特色专业化农批市场极度缺乏,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形成较大反差等问题,在有产业、有需求的县区,以市场化手段选点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广布网点,拓展经营,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

(八)加强信息及时报送工作。各县(区)社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宣传引领作用,全面反映我市供销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提升供销社社会形象,引导全行业供销人“重温历史、重拾信心、重塑形象、重振雄风”,营造各级领导和供销人关心供销、重视供销、发展供销的良好氛围,更好服务“三农”工作。要坚持做到早安排、早分析、早编写、早报送。信息编写内容包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甘发〔2016〕4号、市委发〔2016〕67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1号文件精神等情况;推进综合改革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社企改革、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综合改革进展及典型经验、服务“三农”有关做法、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等。各县(区)社要确定专人,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2条。报送信息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要突出主题鲜明、内容真实、条理清晰、文字精练、数据准确、图文并茂、内容安全。市社将各县(区)社信息工作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对评选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信息员进行表彰。

(九)落实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高领导事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面准确把握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新精神新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发展实践。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用实际行动捍卫党章的尊严和权威。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